第275章 海洋上的利润!(第2页)

 “而后前宋朝廷给西夏的“礼物”,称为“岁赐”,岁赐岁赐,意思是前宋皇帝每年赏赐给西夏的,毕竟西夏以前只是大明的藩属国,而他们这么一搞就是在告诉天下人,李元昊依旧是前宋臣子,不能称帝,如此前宋赢得了面子,下得了台阶,通过撒钱的方式暂时平息了与西夏的战火,只是又养活了一个蛮爹。”

 “至此,夏、宋、辽三方鼎峙的局势形成,而前宋王朝却能凭借一已之力,养活两个蛮爹,其国力真就那么富庶吗?”

 刘伯温和李善长对视了一眼。

 他们两人都是内政的佼佼者,自然看得出来,前宋朝廷问题很大。

 最出名的,那就是三冗之患,冗兵冗员冗官,比如为了让某个二代进入官场,特地增设一个岗位,不干正事享受待遇,有人这样搞那大家都这样搞,最后硬生生地造成了三冗之患。

 那么,前宋朝廷是靠什么养活这“三冗”的呢?

 不等众人开口反驳,李祺就接着往下讲。

 “然后呢,就是金国(女真人)灭宋,前宋朝廷南逃偏安一隅,就出现了前宋朝廷与金国签署的“绍兴和议”,前宋朝廷每年给金国银、绢各二十五万两,总计五十万两。”

 “这一次,前宋朝廷是真的连脸都不要了,给金国的银、绢,称为“岁贡”,意思是前宋朝廷每年向金国“朝贡”,蛮夷成立的金国竟然成了上国,前宋王朝却成了臣子,丢尽了汉家王朝的脸面。”

 这一次,前宋确实是连脸都不要了!

 华夏王朝历朝历代,就出了这么一个前宋,汉家男儿建立的中原王朝,昔日也是大一统朝廷,竟然敢厚着脸皮向外邦蛮夷称臣纳贡。

 说起这些,李祺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积贫积弱的前宋朝廷,确实很不争气啊!

 “诸位难道就没有想过,澶渊之盟的时候,前宋朝廷还占据整个天下,而绍兴和议的时候,前宋却只是偏安一隅只有半壁江山,同样是五十万两,前宋怎么捣鼓出来的?”

 “而且哪怕是偏安一隅,可这前宋却是繁华富庶,岁贡一次都没少给过不说,其都城汴京还是天下第一繁华富庶之地!”

 “为什么?”

 对啊!

 为什么?

 老朱陛下看向了刘伯温和李善长。

 为什么?

 答案呼之欲出!

 刘伯温和李善长齐齐深吸了一口气。

 他们其实早就知道答案,只是一直没吭声罢了。

 “因为……海外贸易!”

 李祺直视着他们的目光。

 “前宋王朝通过海洋贸易抽取的商税,占据了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这是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