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敲骨吸髓!好一个盐运司!

 李祺故作轻松地一边开口,一边套取有用的信息。 

 “那咱们这一锅盐,大概得多少?” 

 “基本上在四斤左右,运气好的时候有五斤。” 

 妇人笑了笑,饱含无尽辛酸。 

 “四斤吗?”李祺笑着点了点头,“那一天就是八斤盐了,足够交那什么盐税了吧?” 

 提及盐税,妇人顿时脸色一苦,面带凄然地摇了摇头。 

 “不够啊!” 

 “煮这些盐,光是柴火都花了好几文,四斤盐最多也就可以卖二十文,用这锅灶还得给差老爷们几文,所以真正算下来,我们一天煮两锅盐,其实只能赚个十文左右。” 

 听到这话,李祺顿时眉头一皱。 

 柴火可以理解,有需求就会有渠道,有的灶户宁愿去山里砍柴,从而卖出去挣钱,也可以缴纳盐税,到时候买盐或者交钱都行。 

 但是,你他娘地,用这锅灶还要给差役抽成? 

 就算是搜刮民脂民膏,就算是趴在老百姓肩头上面吸血,你他妈的这做得也未免太过分了些吧? 

 还有四斤盐卖二十文是什么鬼? 

 算下来一斤盐最多不过五文? 

 李祺可是听说,因为战事长城军镇缺盐缺粮,一斤普通的海盐可以卖上百文! 

 食盐这个东西,价格一直都有波动,正常来说是官方专卖,考虑到民生会有所控制,但因为某些天灾人祸,所以食盐波动交大,各个朝代各地各时都有所不同。 

 虽然李祺不知道现在,官方定的盐价是多少,他先前事务繁多,本身又是勋贵子弟,还真没怎么注意过此事。 

 但是李祺依稀记得,按照盐政官方记载,湖广、江西、南京一带每盐一斤卖银三分四分,到了嘉靖七年时,每盐一斤卖银一分五厘。 

 在大明中叶的时候,银子价值逐步攀升,一两银子等于十六钱,差不多也就是一千六百文。 

 现在的一分银,就是差不多二十文。 

 也就是说正常市场价格,这海盐拿到集市上去卖,应该是六七十文一斤,品质更好的池盐、井盐能够卖到上百文一斤,至于那些达官显贵吃的雪花青盐则是要卖到两百百文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