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藏富于民!民富国强!(第2页)
《孟子》于是只剩下一百七十多条,刻板颁行全国学校。
此刻李祺提出来的思想,分明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正因为这样,刘琏压根不敢妄言,一副讳莫言深的模样。
或许他心中还在猜测,猜测这句话会不会出自某个刚刚踏足仕途的年轻士人的口,被李祺给听到了。
毕竟只有那些初出茅庐、满腔热血的士人,才会因为年轻的关系,桀骜不驯地无视高高在上的皇权,在最基层的百姓放在首位,直到若干年过去,在官场摸爬滚打,他们才会逐渐领悟到,他们这些官员存在的意义,并未是为了给百姓谋福,而是协助皇权来统治这个国家的百姓。
这一点,刘琏早就从他爹刘伯温口中得知了。
至于李祺李文和,怎么会沾染上孟子思想,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难不成你毒士李文和,还一心一意地眷顾百姓吗?
太子标倒是不以为意,他本就爱民如子,心里面装着百姓,此刻顺着大明银行一事细想下去,还真是让他琢磨出了些许味道。
“抛开别的不谈,文和所言“民富国强”,的确是一条强国强民之策。”
“一个国家的强盛,首先得看军武,即军队的武力,那军队的武力如何评价呢?”
“一看士卒训练,二看军需军备,三看军心士气……我大明的军备一向耗资巨大,这笔钱来自于何处?赋税也!”
“而赋税,则取之于民,若是民间富足,税收自然顺畅,国库也就充盈,自然能拿得出大笔的钱支持军队。反之,若是民间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如何交得上税收?若无赋税,国库艰难,户部又何来钱养军?”
太子标另辟蹊径,从另一方面论证了这种思想。
那么,如何让百姓变得富足呢?
李祺神情严肃地提出了最后的答案。
“重商!”
听到这话,太子标皱眉不语。
所谓重商,言下之意就是大力支持国内的百姓发展商业,鼓励他们将本地的特产卖到其他地方,赚取差价。
可问题是,以商赚钱这条路子历代被各地的士绅商贾把持着,若是朝廷大力支持民间发展商业,无疑就会损害到这些士绅权贵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