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劳力!毒士再出毒计!(第2页)

太子标听着李祺的话,心中热血沸腾,狠狠挥了挥拳头,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繁荣昌盛的未来:“孤记得当年你就提过修路的事情,却遭到群臣反对,我才在天津进行试点。现如今试点已成,天津的变化历历在目,这一次想来应该没人阻止了。”

李祺笑呵呵地点了点头,随即又收敛了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说了些不太好听却又无比现实的话:“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商业繁荣,要想国家安稳,一定要把修路提上日程!道路这东西,其实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修建的时候是需要投入极大成本的,而且投入的成本很难收回获益,因为它消耗的是国本。”

他微微皱眉,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

就连后世的高速路都不一定能够回本,甚至是常年都在亏损,更别提现在的大明王朝了。

所以有些丑话还是要说在前头,相信以太子标的英明神武,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修路这种事情,不仅投入大,工期也很漫长,所以恕我直言,一代或两代帝王,也许都很难将大明全境州县的道路修好,若后面的帝王觉得费而不惠,或许便是人亡政息,直接半途而废了。”

这句话说得略显诛心或者不敬,但事实就是如此。
 

人亡政息,一直是历史的常态。

老朱的很多政策,朱允炆甫一上位便直接给废除了,搞出一个“建文新政”,说是“人亡政息”再贴切不过。

听到这话,太子标顿时脸色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也有对李祺直言的惊讶。

“但是,”李祺话锋一转,语气再次变得激昂起来,“如果有朝一日,大明各地州县都修成了水泥路,以帝都北京或者南京为中心,如蛛网般向四面八方扩散出去,这些道路便是强国富国的动脉,天灾也好,人祸也好,只要道路不断,没有过不去的坎。商贾们的货物流通愈发快捷,军队的行动愈发迅速,各地州县的任何风吹草动也能更快传到京师,更有利于中央朝廷对地方官府的彻底掌控。”

“只是,摆在面前的问题也不少,首当其冲的就是驿站体系。”李祺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