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鬼谷科技(第2页)
许青山开发的qsks,也就是那个目前已经推广到国内外的科算软件,被许青山直接挂到了鬼谷科技的名下。
而鬼谷科技的注册地点则根本不在国内。
在许青山的特意安排一下,自己从小米拿到的一些非财政核算收入,也都用巧立名义,给到鬼谷科技,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看,邱静所注册出来的鬼谷科技都很像是许青山的财务转移公司,专门用来进行财税拆解和灰色交易用的。
许青山个人的科技园股份,也被放到了鬼谷科技去。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很容易就能把人绕晕,还不便溯源。
为的,就是之后许青山能更好地完成对外操作,例如绕过一些技术封锁,进行多段式的设备、技术转移,最终把东西运回国内。
也能在实在没法控制局面的时候,把专利风险都推到一个空壳上去。
许青山的计划紧锣密鼓地筹办了起来,只是在热闹的京城之中,或许很多人根本没有察觉到一股暗流在涌动。
这股暗流正在缓慢地推动着,华夏这个庞然大物往前挪动,有时候往往只需要一个节点推动一步,就会让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质变。
只不过许青山手里的团队可根本不知道许青山在做什么。
毕竟许青山每天还是待在办公室里,不管是研究员还是学生有需求的时候,他都会帮忙指点一下,看起来就像是完全沉浸在数学问题一样,除了偶尔接一接电话出去跟人见个面之外,没有什么异常。
刘若川这大半年的时间也忙得焦头烂额的,实验室里的工作不断地推进着,他们就像是被绑了根胡萝卜在身前的牛马一样,拼了老命的完成这一项又一项的任务,除了过年的那几天稍微放松了一些,其他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
不过实战确实能够带动着科研人员快速的成长。
目前许青山的实验团队里,这些年轻的学者和学生们在许青山大量的项目堆积一下,一个个的学术能力进展的飞快。
且不谈,每个人各自努力拓展出来的钻研领域。
就许青山实验室里这帮学生们写论文期刊的功底,就不是普通研究生能比的。
去年参加了暑期夏令营之后成功的保研到了许青山实验室里的王虹,就是颇有代表性的学生。
这个年龄比许青山还要大上一岁多的女孩,2007年的时候成功地考入了京城大学的地球与空间物理系,随后在大二的时候转系到了数院,今年六月份才算是本科正式毕业。
去年保研夏令营举办的时候,王虹也算是许青山的粉丝,第一时间就报名到了夏令营中,而且在那几百人里脱颖而出,展现出了极高的数学素养。
而在他们同期的学生之中,王虹目前在实验室也是表现最为亮眼的新生。
这个连陈大跃介绍来的陈杲,与王虹相比起来也要稍逊一筹。
不过这也是和年龄有关系,陈杲是94年生的,本身就是早读书,从华科大的少年班转过来的,能够跟得上进度已经很强了,而王虹有着更加扎实的基础。
她也是目前实验室里在能稳定地完成许青山的任务安排外,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领域的学生。
许青山还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面前的文件,他的办公室门口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请进。”
许青山收起的文件,抬头看了一眼,来人正是王虹。
王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样貌平平,但那双眼睛却充满了睿智的闪光。他大大方方地坐到了许青山办公桌前,把自己手里打印出来的文件放在了许青山的桌面上。
“许导,我最近手里的项目完成了,这个是我想要尝试的方向,您有时间方便帮我看一下么”
王虹盯着许青山,眼神之中充满着热忱。
当然这种眼神之中没有冲刺的什么杂念,哪怕许青山已经是她这辈子在现实生活中见过最帅的男人。
不管是从客观的生理学角度来说,还是从学术的智性恋角度来说,许青山就是王虹心目中的完美男人。
但完美归完美,王虹对于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她对许青山并不抱有什么多余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