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第2页)

 天下间这些读书人,只要没事,就会胡思乱想,就会胡言乱语。既无官职,也无爵位,对于他们而言,不管想说什么,还是想做什么,更多的还是随心而行。 

 无论是煽动民心,还是抨击朝政,此类事件往往都是读书人引起。 

 百姓懂得什么家国大事?是非对错?读书人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时间久了,人数多了,影响力自然也会日益增大。 

 而科举正是拴住这些读书人的链条。一旦有功名在身,有官职获授,他们就会患得患失,更没有心思再去想那些乌七八糟的事。 

 读书人也是人。有了机会,也就等于有了希望,一门心思往上爬不好吗?捞钱、捞利、捞名誉不好吗?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当然渴望一展抱负,青史留名。对于当权者来说,他们不要胡言乱语,激化底层矛盾也就够了。各取所需。 

 为何历代皇帝忌惮的虽多为武将,但往往把持朝政的却是文臣? 

 武将可以通过刀兵来争天下,文臣可以通过笔杆子来乱天下,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文人领头,光靠刀兵,那与土匪何异? 

 稍做思绪,纪贤躬身以礼。“儿臣定会为父皇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