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楚国的捕捞船(第2页)


 “将军,那他们遇到的海难多不多?”,芈恒好奇的问道。


 “据本将所知,这一年里就有三艘渔船被风浪掀翻,我们舰队救下的渔民大概有百余人,但也只是我们舰队遇到的”,蔡河将军沉声说道。


 芈恒自然明白蔡河将军的意思,遇到并救下的渔民就有百余人,但肯定还有运气不好,没有人搭救,最后只能被大海吞噬掉的。


 “出海本身就是一场豪赌,这一年以来,暴富者很多,但倾家荡产的也有不少”,蔡河将军感慨道。


 “是啊,末将的父亲说过,很多事情都是危险与机遇并存,这是不可分割的”,芈恒将军说道。


 “那芈恒将军的父亲真是一位智者,此言发人深省啊”,蔡河将军看了一眼芈恒笑着说道。


 芈恒闻言也是会心一笑。


 “如今海上的渔船不下于百艘,海捕之事真是愈发兴盛”,芈恒看着已经远去的大勇号,感慨道。


 蔡河笑道:“这都是大王的英明决策,若非一年前那道鼓励百姓出海捕鱼的诏令,恐怕现在百姓还在为粮食发愁呢。”


 一年前楚王熊章发布下海捕捞令的时候,芈恒还在兵学院准备考核的事情,但他也知道这个事情,但却没有认真想过这道诏命会对楚国有什么影响。


 现在芈恒已经感受到其父王的先见之明了,大海物资无数,更有海岛,日后完全可以成为楚国的海上粮仓,此次若不是困于粮草不足,楚国应该不会跟晋楚和谈的。


 一年前,东海郡朐邑,陈大勇蹲在码头边,盯着停泊在不远处的几艘新造渔船,十分好奇。


 他是朐邑土生土长的渔民,但和大多数同行一样,只能驾驶小木舟在近海捕捞,不是他不敢深入大海,而是离海岸再远一些,风浪就会急剧增大,一个大浪就能将他的小木舟拍个稀巴烂。


 “陈大勇,想好了吗?”,朐邑的小吏走过来,对看着不远处的崭新高大的渔船正愣神的陈大勇说道:“大楚银行的无息贷款可不多见,听说已经有胆大的在琅琊那边买了船,准备下个月就出海。”


 陈大搓着粗糙的双手,脸上还是带着几分纠结的模样粗声说道:“海上风险大啊...”


 “风险大,收益也大啊”,小吏压低声音道:“知道东海舰队上次捕的那批鱼卖了多少钱吗?足够养活一个我们朐邑半年呢!”


 “这么多?”,陈大勇惊呼道,直到看到小吏肯定的点头,陈大勇这才不得不信。


 朐邑的小吏是朐邑本地人,跟陈大勇家还沾着亲,只是这小吏脑子好使,又会读书,在东海郡郡学读书,而后被东海郡郡守举荐为官,所以陈大勇对小吏很是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