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和氏璧(第2页)

三百多年前,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发现一块璞玉,将其献给当时在位的楚厉王,但楚王宫的玉匠鉴定后认为是普通石头,厉王以欺君之罪砍去卞和左足。

楚厉王死后,卞和又将玉献给继位的楚武王,但楚王宫的玉匠再次否定,武王下令砍去其右足。

武王逝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文王听闻后命人剖开璞玉,果然得到绝世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

这个故事在后世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在当下的楚国却是一个禁忌话题,人们对此讳莫如深。

也只有在楚国的史书中,才能找到关于这个故事的简要记载。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个故事揭示了楚厉王和楚武王的昏庸的一面,他们不能拥有识别真正的宝物的能力。

而这两位楚王在执政期间,也确实存在用人不明的问题。

熊章曾经向太史令询问过那个玉匠和卞和的最终结局。

太史令告诉他,玉匠全家都被楚文王贬为奴隶,而卞和在向楚文王献上宝玉后不久便去世了,不过,楚文王对卞和的诚信和毅力深感敬佩,于是将卞和的儿子封为大夫。

时光荏苒,三百多年转瞬即逝,如今的卞氏家族早已风光不再,逐渐走向落魄。

然而,熊章通过一番探查,意外地发现卞氏的后人卞庄在十二年前从郢都学宫毕业,此后连续参加了两次招贤考试,最终在十年前成功上榜,成为了一名八品的宰邑。

若是没有熊章给底层人一个出头的机会,这卞氏肯定不会再有出头之日了。

如今,卞庄更是一路高升,已经担任南郡的郡丞一职,就在前不久,熊章还将他晋升为襄郢令。

从一个从五品的郡丞直接升为从四品的襄郢令,这可是连升两级啊!

卞庄虽然有些恍恍惚惚,但其心中确实是无比高兴,在南郡一众官员的奉承下,卞庄,仿佛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一般。

然而,当他真正面见楚王熊章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并非是他天降大运,而是得益于他的祖先卞和的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