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华学宫的发展(第2页)

 章华学宫自创立至今,已然历经二十六个寒暑,岁月如梭,这座学府在时光的磨砺中不断成长,其六大学院也各自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

 礼学院,作为学宫的奠基者之一,在学宫创立之初,凭借孔子及其门徒的卓越声望,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

 当时,礼学院的学生人数堪称六大学院中最为庞大的,其他五大学院的人数总和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然而,时过境迁,孔子的离世给礼学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此外,孔子之学在招贤考试中逐渐失去优势,这使得礼学院的吸引力大不如前,更为关键的是,孔门弟子在楚国朝堂上并未占据高位,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种种因素交织,导致礼学院的学生人数逐年递减,如今更是被法学院、政务学院和兵学院这三大学院超越。

 相比之下,如今学宫中最为热门的当属法学院。

 自从楚国实行变法改制以来,法家思想备受推崇,众多法家弟子得到重用。当今楚王对法治的重视可谓人尽皆知,虽然楚国目前没有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改制,但国法制度仍在不断完善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学院自然成为了众多学子向往的热门学院。

 如今理政殿总理大臣弥生就是首任法学院的院长,楚国朝堂之中,毕业于法学院的学子众多,几乎占据了朝堂四分之一的数量。

 这个数字很大,所以这些年考入法学院的学子一年多过一年。

 除了法学院得到壮大之外,政务学院一直也是一个热门学院,这个学院已经成为了学宫的一个综合性的学院,这个学院的学生学的东西很杂也很多,但是却很重要,里面包括算术、农学、商学、史学、文学等科目,培养的都是综合性人才。

 这个学院的学子结业之后,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科举入仕,地方上来自政务学院的结业生至少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数量,比法学院的学生还要多。

 唯一差点的就是在朝堂中枢没有领头羊。

 兵学院的学子前途好,竞争小,还不需要参加科考,想要报考兵学院的人数自然很多,但兵学院的总人数始终都被控制在一千人左右,每年的毕业生也只有三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