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明日开炉(第2页)

高炉炼铁哪有像苏尘他们这样,一斗一斗往上吊,现代都是皮带传送。

张望之所以得出此结论,是通过观察料钟下料的缝隙,一次过多投入铁矿石和焦炭恐怕会有堵塞风险。

下料口也没有那么大。

料钟形状像是一个倒扣着尖底锅,原料从料斗落下后顺着锅底分散滑落至高炉炉缸。

“侯爷,既是如此,下官这就寻料另制起吊料斗!”张望听不懂苏尘口中的皮带,只想着尽快完善开炉冶铁工具。

“好的,好的!”苏尘拱手点头微笑道:“张师傅看着安排就是,不差一两天时间!”

料斗制作不难,一头尖一头方内部有空间的木制巨形斗。

起吊至指定位置,下方拉拽滑轮绳索即可将斗内物料倾倒而出。

形状如同后世移动水泥搅拌车自带料斗。

“侯爷放心,料斗今日可出!”张望拱手许若,而后向李泰等人依次打声招呼便离开此地。

刚才只上去三位工匠,另一名从庄园带来的工匠年纪较大,方便攀爬。

他没有跟着张望一同离开,留在此地组织人手拆掉围绕高炉临时搭建的木架。

众人远离高炉,以免木棍坠落砸伤。

“胖子,要不我们趁着没啥事,去找宝林宝庆他们如何?”

李泰点点头欣然同意,“如此正好!”

“呃~那啥,去不了!”苏尘忽然想起来,越野车被张龙开往龙门县运木头。

或许常人以为古代未经大规模开发,山林绿树成荫,木材可以随地取材。

其实不然!以长安为例,除了秦岭山脉深处以及终南山上,大部分荒野光秃秃三米以上树木极少。

即使有,也是有主之物。

朝廷有相应律法条文,禁止砍伐幼苗,有些山林完全禁止私自伐木。

木柴是百姓唯一取火燃料,还要用来烧制木炭冶炼,需求量极大。

柴米油盐,柴排在第一位,有时木柴比粮食更难获取。

有人以打柴为生,柴、木炭和布匹一样,是硬通货能当铜钱使。

苏尘摆了摆手,径直走向不远处,正在开挖铁的匠铺地基施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