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听风煮雨夜
第8章 光复军都督府与东下战略(第2页)
“待我军于梧州境内站稳脚跟,便可顺西江东下,直驱广州城下。”
“若我军能顺利攻取广州,粤桂合流,则都督府之根基可成,大业可期!”
说到最后,范希元的情绪不免有些亢奋。
这是他和李奕私底下商讨了许久的光复军发展战略。
打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是钱粮,二是兵源,三是人才。
只要能打下广州,将两广连成一片。
则广东的钱粮,广西的优秀兵源,以及广州大量的睁眼看世界的优秀人才三者均可得之。
东下,确实是都督府当下最好的选择!
说罢,范希元继续说道。
“与此同时,我军还可派遣偏师翻过云开大山,前往广东信宜,与信宜的凌十八所部相策应。”
“如此一来,既可以增援凌十八所部,与凌十八所部互为犄角,分担清妖的军事压力。”
“又可以通过对信宜的攻势,让清军以为我军的主攻方向在信宜,进而误导广东清妖在信宜方向布防。”
“如此一来,清妖于西江沿岸的防务必然放松,我军则可以趁此时机,通过西江直驱广州城下!”
李奕听完之后,微微颔首,目光环视一圈,然后询问道。
“范先生的建议很好,大家可还有不同意见?”
王安闻言,站出来说道。
“启奏大都督,末将以为我军在东下的同时,还可派遣偏师西进,攻取浔州。”
“若我军能攻取浔州,那么既可募集浔州子弟成兵,又可得浔州乡党帮助,都督府声势必然大振。”
王安之所以要打浔州,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他和李奕都是浔州人。
而在这个时代,想要打天下乡党是绕不开。
若能得乡党相助,则一切都将事半功倍。
李奕点头表示认可,心中则是泛起了思量,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二位所言都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便先取岑溪,再攻藤县。”
“等攻下藤县之后,我军可分别派遣偏师,攻取浔州的同时,前往信宜策应凌十八所部作战。”
“待广东各路清妖都被吸引至信宜,我军便集中主力,攻取梧州,沿西江杀向广东!”
很显然,李奕把打浔州和信宜,都给当成了误导清军在信宜进行军事布置的战略欺诈的一部分。
在他眼中,浔州固然重要,但东下广东,依旧是第一位的。
当下的光复军所有的动作,都要为东下战事让路!
众人闻言,纷纷抱拳道。
“大都督英明!”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传令下去,我军各部立即开始筹备出征事宜,不得有误!”
诸将闻言,齐声应是。
……
归义镇外,赵家村。
赵铁根手拿锄头,带着遮阳的草帽,埋头锄着地里的杂草。
为了防止衣服被草叶磨坏,他干脆没穿衣服,赤着身子在地里干活。
毕竟,皮肤被磨伤划破了还能长好,多伤几遍甚至还能养出厚实的茧子。
可要是衣服被划破了,磨烂了,他可没钱再去置办新衣。
不同于纺织产业高度发达的后世,在这个时代衣服其实也是一种奢侈品。
对穷苦人家而言,往往是一件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全家还得轮换着穿。
当然得宝贝着些!
五月份的阳光很毒辣,就这么直照在赵铁根的身上,不多时,他的后背上便冒出了一层油汗,将他那黝黑的皮肤打湿,看起来很有光泽。
一直忙活到中午时分,赵铁根才停下手中的动作,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然后直起腰来活动了活动因为长时间弯腰而酸痛的腰身。
做完这些,他穿好提前脱下来之后放到一旁的衣服,提着锄头坐在田垄上。
一边脱下戴着的草帽扇风,一边等着婆娘来给自己送饭。
虽然这个时代大部分人一天都只吃两顿饭,但现在毕竟是农忙时节,中午多多少少也得吃点垫垫肚子。
抬眼看着面前的这十亩水田,看着地里那郁郁葱葱,已经长了好一截的稻子。
赵铁根身上的疲乏瞬间如同潮水般退去。
没错,眼前这块地,正是赵铁根的。
“若我军能顺利攻取广州,粤桂合流,则都督府之根基可成,大业可期!”
说到最后,范希元的情绪不免有些亢奋。
这是他和李奕私底下商讨了许久的光复军发展战略。
打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是钱粮,二是兵源,三是人才。
只要能打下广州,将两广连成一片。
则广东的钱粮,广西的优秀兵源,以及广州大量的睁眼看世界的优秀人才三者均可得之。
东下,确实是都督府当下最好的选择!
说罢,范希元继续说道。
“与此同时,我军还可派遣偏师翻过云开大山,前往广东信宜,与信宜的凌十八所部相策应。”
“如此一来,既可以增援凌十八所部,与凌十八所部互为犄角,分担清妖的军事压力。”
“又可以通过对信宜的攻势,让清军以为我军的主攻方向在信宜,进而误导广东清妖在信宜方向布防。”
“如此一来,清妖于西江沿岸的防务必然放松,我军则可以趁此时机,通过西江直驱广州城下!”
李奕听完之后,微微颔首,目光环视一圈,然后询问道。
“范先生的建议很好,大家可还有不同意见?”
王安闻言,站出来说道。
“启奏大都督,末将以为我军在东下的同时,还可派遣偏师西进,攻取浔州。”
“若我军能攻取浔州,那么既可募集浔州子弟成兵,又可得浔州乡党帮助,都督府声势必然大振。”
王安之所以要打浔州,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他和李奕都是浔州人。
而在这个时代,想要打天下乡党是绕不开。
若能得乡党相助,则一切都将事半功倍。
李奕点头表示认可,心中则是泛起了思量,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二位所言都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便先取岑溪,再攻藤县。”
“等攻下藤县之后,我军可分别派遣偏师,攻取浔州的同时,前往信宜策应凌十八所部作战。”
“待广东各路清妖都被吸引至信宜,我军便集中主力,攻取梧州,沿西江杀向广东!”
很显然,李奕把打浔州和信宜,都给当成了误导清军在信宜进行军事布置的战略欺诈的一部分。
在他眼中,浔州固然重要,但东下广东,依旧是第一位的。
当下的光复军所有的动作,都要为东下战事让路!
众人闻言,纷纷抱拳道。
“大都督英明!”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传令下去,我军各部立即开始筹备出征事宜,不得有误!”
诸将闻言,齐声应是。
……
归义镇外,赵家村。
赵铁根手拿锄头,带着遮阳的草帽,埋头锄着地里的杂草。
为了防止衣服被草叶磨坏,他干脆没穿衣服,赤着身子在地里干活。
毕竟,皮肤被磨伤划破了还能长好,多伤几遍甚至还能养出厚实的茧子。
可要是衣服被划破了,磨烂了,他可没钱再去置办新衣。
不同于纺织产业高度发达的后世,在这个时代衣服其实也是一种奢侈品。
对穷苦人家而言,往往是一件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全家还得轮换着穿。
当然得宝贝着些!
五月份的阳光很毒辣,就这么直照在赵铁根的身上,不多时,他的后背上便冒出了一层油汗,将他那黝黑的皮肤打湿,看起来很有光泽。
一直忙活到中午时分,赵铁根才停下手中的动作,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然后直起腰来活动了活动因为长时间弯腰而酸痛的腰身。
做完这些,他穿好提前脱下来之后放到一旁的衣服,提着锄头坐在田垄上。
一边脱下戴着的草帽扇风,一边等着婆娘来给自己送饭。
虽然这个时代大部分人一天都只吃两顿饭,但现在毕竟是农忙时节,中午多多少少也得吃点垫垫肚子。
抬眼看着面前的这十亩水田,看着地里那郁郁葱葱,已经长了好一截的稻子。
赵铁根身上的疲乏瞬间如同潮水般退去。
没错,眼前这块地,正是赵铁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