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发光发热的曾国藩(第3页)

 否则的话,那岂不是显得他彭玉麟太过贪生怕死了吗?

 这可不行!

 但是,随着曾国藩被清廷判处斩立决,以及全家流放的消息传来,彭玉麟也算是有了台阶。

 打着为冤死的恩主(曾国藩)报仇的旗号,他顺理成章的归降了大唐。

 和他一起的,还有杨岳斌,鲍起豹,刘长佑等清军将领。

 嗯,虽然现在曾国藩还被清廷关押在监牢内,还没被砍头。

 虽然鲍起豹和刘长佑都并非曾国藩提拔的,曾国藩并不能算作他们的恩主。

 但是,这都不重要!

 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台阶而已。

 至于说这个台阶的成色,只要能勉强说得过去就可以。

 对此,李奕感官其实挺复杂的。

 他是真没想到,曾国藩这个铁杆清妖,有朝一日竟然还能为大唐发光发热。

 嗯,曾国藩用自己的死,为大唐换了好几个难得人才,如何不能算是为大唐发光发热呢?

 作为回报,李奕准备回头便找人在满清朝廷上给曾国藩再扣两口黑锅,比如说密告他勾结唐贼什么的……

 争取让曾国藩喜提九族诛灭!

 嗯,让曾国藩的九族被诛,可以死的痛快殿,而不用去流放受罪,这怎么不算报答呢?

 至于说证据?

 这玩意很好炮制,李奕可以给曾国藩多写几份亲笔信嘛……

 而骆秉章,以及塔齐布和清德这两个旗人,却是选择了誓死不降。

 李奕自然也就没留着他们继续浪费粮食,命人将他们直接砍了,拿人头去祭奠老虎岭之战被清军坑杀的太平军英魂。

 李奕在自己的书房内接见了左宗棠三人。

 命三人各自落座,李奕开口说道。

 “军情处接到了最新消息,江南的太平天国内乱了。”

 “东王杨秀清请封万岁,天王洪秀全召北王韦昌辉和顶天侯秦日纲回京,诛杀了杨秀清。”

 “现在整个天京城,甚至是整个天

国,都已经彻底乱做了一团。”

 “诸位卿家都说说吧,我大唐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江南方面的变局?”

 语罢,李奕端起提神的浓茶喝了一口,原本有些犯困的精神明显一振。

 左宗棠闻言,表情凝重的说道。

 “王上,以微臣来看,天国的这场内乱对我大唐而言,可谓有利有弊。”

 “利是我大唐可以借天国内乱,趁势收编一部分原天国的东殿兵马,扩大我大唐军力。”

 “弊则是,天国内乱之后,必定衰落,清妖恐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大唐身上。”

 “到时候,我大唐想要继续以现在的节奏稳步发展扩张,只怕不易。”

 左宗棠也知道,之前大唐的扩张之所以能进行的这般顺利,和清廷将主要注意力给放在了天国身上,没多余的精力顾及在南方的大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但清廷将注意力从太平天国身上抽离,转而对付大唐,那大唐今后再想要发展扩张,便不会像是此前那般容易了。

 李奕点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

 “所以,孤今日召诸位卿家前来,便是想要同诸位卿家商议一下,我大唐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扩大利,减少弊。”

 “甚至是化弊为利!”

 “诸位卿家畅所欲言吧,若言之有物,孤不吝重赏。”

 左宗棠闻言,继续说道。

 “王上,微臣以为我大唐应该尽快派人同天国那边东殿的兵马人手联络一下。”

 “争取多多拉拢,以免天国那边有东殿将士因为天京事变的缘故,投降清妖。”

 李奕点头道。

 “如果孤没记错的话,现在驻守安徽太平府的,应当便是太平天国东殿下辖的杨辅清所部。”

 “我大唐此前和东王府的关系还算不错,应该有那么几分把握可以把杨辅清拉过来……”

 众人闻言,纷纷说道。

 “王上英明!”

 李奕只是轻轻点头,然后接着询问道。

 “除此之外呢?”

 “我大唐之前与天国达成的盟约怎么处理?”

 当初大唐和天国签订盟约时,是东王杨秀清在盟约上签的字。

 可是,现在杨秀清却是死了,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那么,接下来这盟约是否要执行,可就有的说道了。

 郭嵩焘闻言开口说道。

 “王上,微臣的意见是我大唐之前和天国签订的盟约应该照常执行。”

 “现在天国内乱,正是虚弱之时,若我大唐再这个时候背盟,那岂不是会让清妖捡了便宜?”

 李奕闻言,也是点头说道。

 “嗯,有道理!”

 随后,李奕又似有感叹的说道。

 “东王,可惜了!”

 虽然李奕当初曾经说过,天国他只认东王。

 但是,政客嘴里的承诺,听听就好,当真你就输了。

 如果东王杨秀清继续掌控天国,那李奕的承诺就是真的,比真金还要真。

 杨秀清就是他李奕最为亲密的伙伴。

 可是,谁叫现在杨秀清栽了呢?

 李奕不可能为了一个死人,就枉顾大唐的利益,枉顾天下的反清大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