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孔家的钱办教育——专款专用!(第3页)

 现在大唐确实打不动了,所以,李奕可以和满清谈判。

 但所谓的谈判只是暂时停火,给双方一个喘口气的机会。

 而不是和谈!

 李奕也不可能和满清和谈。

 张泰闻言,当即神情一凛,抱拳应下,然后转身离去。

 而李奕则是继续同张锳父子说话。

 ……

 宝鋆骑在马背上,与一旁的沈桂芬并辔而行。

 两人走在济宁城内的街道上,感受着四周百姓隐隐投来的仇恨的目光,心中皆是怅然。

 因为他们明白,大清在关内,是真的没希望了!

 本来,他们对于大清炸黄河大堤所产生的影响还只是简单的人心沦丧。

 可当他们真正抵达灾区之后,才明白无误的体会到,何止是人心沦丧。

 整个灾区的百姓,现在对大清都是恨得牙痒痒。

 受这些百姓影响,山东,北直,很多地方都开始对大清离心离德。

 即便没有唐军北伐,地方上也绝对会爆发起义。

 这么多人都敌视大清,大清在关内,站不住了!

 怀着凝重的心情,两人对视一眼,继续催马向前。

 很快,队伍便来到了济宁城内的驿馆外。

 负责带路的大唐官员引他们进入驿馆,便转身离去了。

 驿馆内外,被一名名唐军士卒给里里外外包围了起来。

 嗯,这么做不只是简单的监视清廷使团。

 更是一种对清廷使团的保护。

 李奕敢保证,如果他不把驿馆派遣军队驻扎保护,那愤怒的山东百姓,是真的会把满清的使团给活撕了的。

 没让宝鋆等多长时间,仅仅只是第二天,大唐外交司的官员们便在济宁府衙内约见了清廷的谈判使团。

 当然,李奕并没有出面。

 和满清谈判媾和本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李奕这人太在乎颜面,自然不会在这时候出场。

 大唐外交司两位副司长之一的庄远道带着随从来到了济宁府衙的偏厅,和清廷使者宝鋆等人分列桌子两侧坐下。

 侍从们上前来奉茶,负责会议记录的书记官也是安排到位。

 庄远道目光环视一圈,然后径直开口询问道。

 “清国遣使来我大唐,目的意欲何为?”

 “还请使者明言!”

 宝鋆闻言,神情坦然的说道。

 “本官今日代表大清皇上前来,是为了和平,为了安定而来。”

 “自咸丰元年起,唐国与我大清便是频开边衅,征伐不断,数年征战下来,不管是唐国还是我大清,都是士民疲敝,军无战心。”

 “就当前的情况,战争若再继续打下去,不管是对唐国,还是大清,都有益无害。”

 “大家进行和谈,暂罢刀兵,与民休息,方为上策。”

 宝鋆的话说的很客气。

 嗯,主要是以满清现在的国力,他也只能客气。

 一旁的沈桂芬也是开口说道。

 “宝鋆大人所言不错。”

 “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为之,若能和谈,不管是对大清,对唐国,还是对天下的黎民百姓,都乃是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