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人性从来经不起试探(第2页)

 李奕稍稍沉吟一阵,然后说道。

 “不急。”

 “暂且我大唐并没有余力向巴达维亚投送兵力。”

 “先审讯,把证据拿到手再说!”

 “至于说动兵的事情,最早也得等到来年……”

 “但可以用此事为由头,向荷兰人施压,向巴达维亚的租界增兵。”

 李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打算在一年之内,完成对石达开所部的整编工作。

 等完成对石达开所部的整编之后,大唐非但能获得一支百战余生的精锐有生力量,还可以为驻扎山东的重兵集团解绑。

 如此一来,大唐才能有更多的兵力可以空余出来,投放到东南亚方面了。

 而向巴达维亚增兵,除去为了保证租界的安全之外,也有为发兵东南亚提前做铺垫的意思在里面。

 李梁闻言,当即抱拳应下,表示自己明白。

 ……

 第二天,李奕在养心殿内召集群臣议事。

 在所有人都到齐之后,李奕开口询问道。


 “关外满清内讧分裂的事情,想必诸位卿家都已经知道了。”

 “而满清在分裂内讧之后,则是分别给我大唐送来国书。”

 “其中,撤往辽东的东清企图要从我大唐手上赎回奕。”

 “而留驻承德的西清则是上表称臣,想要获得我大唐的册封。”

 “诸位卿家都议一议吧,我大唐该怎么做?”

 李奕此言一出,参谋部的一众高层开始议论纷纷。

 片刻之后,作战司司长左宗棠开口说道。

 “禀陛下,以微臣来看,我大唐或许可以答应西清的册封请求。”

 “而东清方面放归奕的请求,则是绝对不可答应!”

 李奕闻言,脸上露出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然后接着询问道。

 “说说吧,原因为何?”

 左宗棠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微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前东清的实力本就要强于西清。”

 “东清重臣桂良被奕派出经营关外已经快两年,这两年的时间,桂良非但在关外开垦出大片土地,甚至还将辽东给整合了一遍。”

 “可西清呢?无非也就只有一座承德城,外加万余人的八旗残兵,甚至就连承德四周的蒙古部落,都不一定听西清的调派。”

 “也就是说,西清的实力要远逊色于东清!”

 “如果我大唐再将奕放归,给东清方面送上这么一面名正言顺的招牌,那么西清必然不会是东清的对手。”

 “一但东清平灭西清,内讧后分裂的满清再度被奕弥合,这于我大唐而言,绝非好事。”

 “但如果我大唐能扶持西清一把,必然会让满清再次爆发内斗,如此一来,则退往关外的满清必然会被再度削弱。”

 李奕闻言,颇为赞许的点头。

 “左卿此言甚是。”

 “我大唐目前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关内事宜上,短时间内无力向关外动兵,但正因为如此,更是需要想方设法的尽量削弱关外的满清。”

 “为将来大军北伐,扫庭犁穴做好铺垫。”

 “而分化瓦解,就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就按照左卿的想法来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