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昭武级镇远舰(6+2K)(第3页)

 李奕也是满脸的笑容。

 在做完这些之后,李奕亲自登舰,进行视察。

 段坤依旧走在李奕身后,向他介绍着当前广州造船厂的造舰计划。

 “陛下,按照朝中的指示,我广州造船厂方面已经全面停止了对于风帆战列舰,以及铁甲船的建造计划。”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建造昭武级战列舰上。”

 “按照当前广州造船厂的生产能力,两年之内我们可以下水昭武级战列舰五艘。”

 嗯,之所以是两年五艘,而不是一年两艘半,主要是因为战列舰的建造周期是要按照年来算的。

 平均建造一艘战列舰,从出具设计图纸到最后的下水海试舾装,最少也需要两年。

 之所以两年五艘是因为五座船坞同时开工。

 李奕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很好!”

 “广州造船厂不愧是我大唐造船业的龙头,朝廷那么多的资金,技术以及资源扶持,没有白费啊。”

 说话间,李奕则是琢磨起了大唐的其余几座造船厂。

 福州的马尾造船厂,江南的崇明造船厂,现在虽然也在发展,但发展速度明显要比广州造船厂慢的多。

 看来,自己也得给他们一点扶持才行。

 在视察完军舰之后,李奕在天津的视察工作便算是结束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在天津城区内逛了逛,视察了视察大沽口的海防炮台。

 在做完这些之后,李奕登上了返回京城的火车。

 ……

 辽东,旅顺!

 随着大唐开始往辽东进行大规模移民,旅顺这个和山东一海之隔的地方,便开始变得繁华起来。

 随着大量的人口闯关东从山东跨海来到辽东,旅顺的发展也是走上了快车道。

 大量的人口抵达,商货来往,使得旅顺的人口大幅度增加。

 旅顺城外,那些原本荒芜的土地,都被开垦了出来,变成了成片的农田。

 太阳高悬,农人手持锄头在田地里忙活着。

 如今乃是夏天,正是需要给田里的庄稼除草的时候。

 再加上辽东这边的土地都是生地,不除草庄稼根本长不起来。

 是故,农民们日子过得特别忙碌。

 金大顺几乎是每天天不亮便起床,赶到自家田里除草。

 天空中的大太阳晒的他背后都开始爆皮,但金大顺却也丝毫不觉辛苦。

 反而是干的津津有味!

 直起腰来,捶了捶因为长时间弯着而发酸的腰。

 他环顾四周看着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金大顺的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因为他知道,现在他所侍弄的土地,是他自己家的,等土地侍弄好了,产出来的粮食除去给朝廷交的税,全部都是他自己的。

 金大顺相信,用不了几年,自家的这些土地就能变成熟地,产出的粮食就能养活家人。

 到时候,便能修几间青砖大瓦房,给自家小子娶个媳妇。

 一天幸苦劳作,眼看天边的太阳即将落下,金大顺也是收拾了收拾东西,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准备回家。

 走在路上,金大顺不时的和四周的路人打招呼。

 “老刘干嘛去?”

 “柱子,吃了没?”

 “……”

 说说笑笑,金大顺回了自己家。

 但才刚到家门口,便听到自家小院里一阵鸡飞狗跳。

 所谓的小院,其实很是简陋,只有一圈木栅,以及三间土坯茅草房。

 金家是去年冬天移民到辽东的,由于开春就要开始忙活春种,一个冬天的时间,能把房子修成这样,已经是金家全家没日没夜的干的结果了。

 小院内,小女儿光着脚在地上窜的飞快。

 自己的老娘手上拿着裹脚布,在后面追着。

 “小兔崽子,别跑!”

 “站哪儿,奶奶又不会害你!”

 “这次奶奶给你裹松点,裹松点好不好?”

 “……”

 小女儿见自家爹从外边进来,哇的大叫一声,扑到了自家老爹怀里。

 金大顺的老娘见此,当即道。

 “大顺,你给我抓住这个小丫头,我倒要看看你能逃到哪里去!”

 “这脚你是裹也得裹,不裹也得裹!”

 金大顺抱着自己丫头,连忙开口阻止。

 “娘,丫头不想裹脚就别裹了,没那必要不是吗?”

 金大顺的老娘闻言,当即横眉竖目。

 “放屁!”

 “这裹脚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岂能说不裹就不裹,女娃娃不裹脚,等长大了怎么嫁个好人家?”

 “再说了,小孩子骨头是软的,裹脚不受罪,等她再长大些裹脚,可就要遭老罪了!”

 金大顺闻言还没来得及说话,他怀中的小丫头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爹爹,爹爹,我不要裹脚,疼……”

 金大顺的老娘见此,上前来便要抓小丫头的脚。

 “不行,必须裹!”

 但就在这时候,金家小院外来了一人。

 “大顺兄弟,金大娘,这是干什么呢?”

 “离着老远就听到你家这边闹腾了!”

 潘大江抱臂站在金家的小院外,开口询问。

 金大顺回头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我娘想给我家丫头裹脚,丫头闹着不让!”

 “这不,正闹腾着呢!”

 潘大江闻言,当即说道。

 “金大娘,要我说啊,这脚最好别裹。”

 “报纸上可是说了,朝廷要禁止裹脚呢,谁家要是再让家里的女娃娃裹脚,非但不让考科举,还要征收专门的裹脚税呢。”

 金大顺的老娘闻言,忍不住开口反驳道。

 “不让裹脚?”

 “朝廷怎么管的这么宽?!”

 潘大江挠挠头说道。

 “听说是皇帝老子最近新添了一个女儿,所以心疼女娃娃裹脚要受罪,于是干脆禁了裹脚。”

 其实李奕在下了禁止裹脚时,没这么多复杂的想法,只是觉得裹脚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且女人裹脚之后,很多重活也就都不能干了,这无疑会影响到大唐的工业发展。

 所以,李奕这才下了禁止裹脚。

 但是,人都喜欢瞎猜!

 再加上李奕最近确实是新添了一个公主,所以,事情以讹传讹之下,就成了李奕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才下令禁止裹脚。

 金大顺闻言,同样也是心疼闺女,当即忙不迭的对自己老娘说道。

 “娘啊,你看到了吧,连皇帝都下旨禁止裹脚了,咱们也别折腾丫头了。”

 金大娘闻言,仍旧有些不服不忿的说道。

 “皇帝的女儿那是公主,即便不裹脚也不愁嫁,我等寻常人家的娃娃,哪能和公主比……”

 只是,话虽然是这样说,可当金大娘想到裹脚还得交裹脚税之后,当即便放弃了要给自家小孙女裹脚的想法。

 在她看来,为了个赔钱货再交一笔税,那不值得!

 事情平息,金大顺邀请潘大江进家坐坐。

 两人在桌子旁坐下,潘大江开口说道。

 “大顺兄弟,今天哥哥来找你,是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商量。”

 金大顺用粗瓷碗给潘大江倒了一碗水,然后笑着说道。

 “有话就说吧!”

 “咋地这么客气了?平白弄得见外了不是。”

 潘大江笑笑,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母亲。

 “大顺兄弟,事情这样的。”

 “最近哥哥我在旅顺包了块地,准备做家具,目前厂房都修好了,正缺工人呢。”

 “要不你来哥哥我这里干吧!”

 “你在老家的时候,可就是咱们县十里八乡都有名的好木匠。”

 “你要是来哥哥这里干,哥哥每个月给你开三块银元的工钱。”

 “怎么样,不算亏待你吧?”

 辽东这边开发的程度不高,所以,不同于关内大片的山林都被砍伐成光秃秃的。

 辽东这边到处都是成片的树林,其中不乏数百年的大木。

 这些木头砍下来,不管是用来做家具,还是造船,都是顶好的。

 所以,潘大江便筹了笔钱,准备要借着旅顺的资源优势,在当地开一家家具厂。

 ……

 ps:上个月1600张月票,按照加更计划,两百张月票加一更,一共就是八更。

 但我只还了五更,也就是说,这个月还没开始,我就欠了三更。

 这是第一更,后面还欠两更。

 哎,接下来慢慢还吧!

 不敢再求月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