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奕:就问英国人麻不麻?(6K)


 一阵腻味之后,李奕开口说道。

 “不管印度方面反英起义的最终结果如何,此事于我大唐而言,都属有益无害。”

 “如果能让英国人陷在印度,那我大唐拿下马六甲的战略机遇期便来了。”

 李梁闻言,当即说道。

 “陛下英明!”

 稍稍沉吟一阵,李奕做出安排。

 “让外交部方面派遣使者,跑一趟印度,同印度的起义军讨论一下军火贸易的事情。”

 “还有就是,告诉那些起义军的领袖,如果他们在印度战败,我大唐可以为他们提供政治避难,允许他们带着自己的家眷前来大唐生活。”

 “嗯,包括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在内!”

 说白了,李奕这是准备要给英国人使使坏。

 嗯,他将全力支持印度和英国奋战到最后一个印度人的鲜血流尽。

 出售军火,是为了增强起义军的战斗力。

 愿意为起义军领袖提供政治避难,则是为了让起义军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和英国佬死战到底。

 这些事情,对大唐来说,都属于百利而无一害,李奕自然会积极推动。

 就拿出售军火这点来举例。

 大唐的军火卖的可不便宜,起义军如果想要从大唐这里拿到足够的军火,那必然是要爆金币的。

 还有就是,为起义军领袖提供政治,也是同样如此。

 起义军领袖要来大唐避难,你总不可能什么都不带空手来吧?

 只要这些人抵达大唐,那他们就得消费,就得投资,他们的钱,便能用来刺激和支持大唐的工商发展。

 更重要的是政治意义!

 拿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来举例。

 如果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在大唐手上,那他就能成为大唐对付英国时,一张极为重要的政治底牌。

 只要英国人敢招惹大唐,李奕就能把莫卧儿帝国皇帝放出来,让他公开发表讲话,要回印度复国。

 就问英国人麻不嘛?

 至于说大唐这么搞,会不会破坏和英国之间的友谊?

 呵呵,双方早就是死敌了好吗?

 只是暂时没有撕破脸而已!

 真当英国组织八国联军被大唐打回去这口气这么容易咽下的吗?

 也就是目前英国被绊在克里米亚,没有余力东进,否则的话,英国绝对不介意随便找个理由来对大唐开战。

 再者说,即便英国人没这个想法,李奕也是有的。

 别忘了,他李奕的生父,当年可是战死在鸦片战争中的。

 虽然这些年来,这件事李奕没有刻意提起过,但并不代表他忘了。

 哪怕不说这些,光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争夺海外殖民地。

 大唐和英国之间,迟早还得有一战!

 且还是世界大战级别的一战!

 现在便提前为将来准备底牌,肯定不会有错。

 李梁闻言,当即抱拳应是,然后又说了。

 “对了陛下,漠北方面传来最新消息,沙俄帝国派出的使团已经到了库伦。”

 “使者哥尔查科夫请求入京面圣!”

 去年的时候,沙俄的使团便从圣彼得堡出发了,这一路艰难跋涉,花了数个月时间,终于走陆路抵达了大唐。

 李奕闻言,先是沉吟一阵,然后说道。

 “嗯,允了,放沙俄使团入关吧。”

 “正好,让沙俄使团和车臣汗他们顺路一起入京。”

 李梁闻言,再次应下,然后转身告退。

 李奕则是准备要去休息!

 ……

 库伦!

 哥尔查科夫走出大唐这边给自己安排的居所,带着几名随从走在库伦的街道上。

 身为如今大唐在漠北最重要的一座城市,来自各地的商人货物云集,使得库伦变得极为繁华。

 哥尔查科夫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摆满货物的店铺,以及正在挑选货物的商人。

 这些商人中,有的来自漠北各部,有的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甚至他还在其中看到了好些金发碧眼毛发旺盛的沙俄人。

 身处库伦城内,这些来自各地的商客却是都相当老实,库伦城内随处可见秩序,并无混乱发生。

 之所以如此,并非这些来自各地的商贾客人有素质,讲文明,而是因为库伦有驻军。

 冯子材和张乐行琢磨着自己在库伦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派遣军队轮流到库伦城内巡逻,维持城中秩序。

 所以,进出库伦的商贾才会老老实实不敢搞事。

 因为,谁也不敢在驻军眼皮子底下搞事!

 看着库伦城内的繁华,哥尔查科夫忍不住小声感叹。

 “上帝啊,这库伦可真是一个繁华的城市。”

 “如果他属于沙俄该有多好?”

 哥尔查科夫话音落下,一名侍从当即回道。

 “大使阁下,会有机会的。”

 “待帝国从克里米亚取得胜利,定然会选择抽身向东继续扩张,这库伦,迟早都是我们的。”

 老毛子嘛,对于领土扩张可谓贪婪成性,这实在是正常。

 但哥尔查科夫却是并不作答。

 他的目光看向了从路边走过的一队巡逻驻军。

 唐军士卒穿着笔挺的军装,腰束腰带,戴着钢盔,穿着皮鞋列队从街头走过。

 一股子精锐彪悍的气势扑面而来!

 让人看一眼便知道,这是一支精锐。

 更重要的是,这些唐军所背负的步枪,清一色的后装步枪。

 唐国有这样精锐的军队驻扎边关,沙俄想要东扩,又岂是易事?

 沙俄在克里米亚都不是英法的对手,如果劳师远征来到远东,岂会是唐军的对手?

 哥尔查科夫的心绪可谓相当复杂。

 因为,据他所知,沙皇陛下现在有了想要改革的想法。

 沙皇陛下准备要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但是,改革是资金和政治威望做支撑的。

 如果沙皇陛下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取得胜利,政治威望或许是有了。

 可资金又该从哪里来呢?

 历史上,沙俄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全靠爆了大清的金币。

 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后,满清全面战败,英法联军打进京城,火烧圆明园,满清高层被吓坏了。

 就在这时候,刚在克里米亚被英法暴揍的老毛子站了出来,舔着个脸说要帮满清和英法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