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被杀鸡儆猴的晋商(6K)(第3页)

 而范家被抄的原因,则是因为范家通敌卖国。

 虽然被卖的这个国是大明,但大唐依旧要和范家清算。

 一方面是抄了范家,能发一笔小财,极大的填补朝廷财政上的缺口。

 但更多的,还是为了警示天下。

 李奕要通过抄家范家,来让天下人明白,做汉奸,就要有被抄家灭族的准备。

 就算是前朝来不及和你清算就被亡了,可后来人,也是会找你清算的。

 除此之外,就是为了杀鸡儆猴,威胁晋商们听话懂事。

 是听朝廷的话,是出钱出力帮着朝廷修铁路,还是和范家一样被抄家灭族,你们自己掂量着办。

 虽然范家被抄,是因为他祖上不干净,但除去范家之外,其余的晋商们其实也没干净到哪里去。

 他们虽然大部分是靠着正经生意发的家,而不是和范家一样靠通敌卖国做汉奸发家。

 但是,在发家之后,他们也没少和满清朝廷勾结。

 大唐如果想要清算他们,理由很好找。

 “今日大家在这晋商会馆中会面,主要便是为了两件事。”

 乔致庸表情严肃的说道。

 “第一,就是朝廷要修建连通关内和漠北的铁路,希望我们各家出力,各自承包一段。”

 “等铁路修通之后,朝廷可将铁路运营所得每年向我们分红。”

 “关于这件事,大家都是个什么想法?”

 没错,大唐虽然准备利用晋商的力量来修通这一条连通漠北和关内的铁路,但别说所有权了,连运营权都不准备给他们。

 而是只给分红!

 王家的家主闻言,开口说道。

 “既然朝廷开了这个口,那这条铁路是一定要修的,咱们配合也就是了。”

 “我可不想重蹈范家的覆辙……”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铁路修得花多少钱?”

 “还有就是,铁路修完,真的能够盈利吗?”

 大唐能抄了范家,就同样能抄了他们。

 别看他们一个个都是豪商巨贾,富可敌国,可在朝廷面前也不过只是待宰的羔羊。

 只要想杀,就不存在杀不了的情况。

 在这片土地上,财富在权力面前,从来没有说话的余地。

 乔致庸闻言,开口说道。

 “我在入京之前,先去坐了一趟连通京城和天津的火车,对火车这种东西,也算是颇有感触。”

 “如果利用火车来运输货物,运输的成本和效率都能够降至最低。”

 “如果能修通连接关内和关外的火车的话,盈利是肯定不成问题的。”

 “至于说修铁路花费,这个我就不了解了。”

 “到时候,我们还得去咨询朝廷的铁路部,不过,想来应该不便宜。”

 一旁孔家家主笑着说道。

 “诸位倒也不必如此悲观。”

 “咱们这些人主要做的就是连通关外的生意,一但铁路修通连通关内关外。”

 “到时候,咱们要往关外运货,成本和效率岂不也是更快更低吗?”

 “这对咱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啊!”

 众人闻言,配合的笑笑,只是脸色依旧不好看。

 乔致庸开口拍板道。

 “好了,好了,此事便先揭过吧!”

 “反正朝廷的意思已经表述的很清楚了,咱们没的选,既然如此,何不高高兴兴的来做这件事?”

 说罢这些,乔致庸接着说起了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朝廷要公开拍卖大唐第三张银行业准入执照的事情了。”

 “这张银行执照,咱们必须得拿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

 晋商们最主要的生意是跑关外的商路没错。

 但钱庄票号,却也是晋商们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重要性甚至不在关外的商路之下。

 晋商们之所以有资本一次次跑关外的商路,甚至商路远通中亚,东欧,靠的就是钱庄募集资金的能力。

 但问题是,随着大唐皇家银行的成立,并且业务扩张。

 这家有皇室信誉背书,有朝廷政策支持,有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近现代化银行,极大的抢占了晋商的钱庄票号的生意。

 这对晋商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他们不是没有动过将钱庄整合改革为银行的心思,可是,大唐出台政策规定,银行业的经营不但需要准入执照,且还需向朝廷缴纳一笔保证金,以为银行业务兜底。

 所以,晋商的钱庄票号便一直没能完成转化。

 当然,不是保证金的问题,晋商们有钱,不会出不起保证金。

 最大的问题是,朝廷不发准入执照啊。

 嗯,之前的两张准入执照,一张是大唐皇家银行的,这点不必多说。

 这是大唐第一家近现代化的银行!

 而第二张,则是刚出来,就被两广的两广商帮给收入囊中。

 嗯,两广商帮背后站着的,是朝中那些两广出身的实权勋贵。

 晋商们别说争不过人家,即便争的过,也不敢去争。

 但是,这第三张准入执照,晋商们就是势在必得了。

 嗯,他们毕竟刚刚才应下帮助朝廷修连通关内和关外的铁路的事情,如今绝对已经入了皇帝的眼的。

 这也正是他们有底气来争夺这第三张银行业准入执照的原因。

 乔致庸眼睛微眯,开口询问道。

 “大家都说说吧,各自能拿多少资金?”

 银行准入执照是要拍卖的,既然是拍卖,那能筹集多少资金,自然也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语罢,他接着说道。

 “我先来表个态,我乔家拿二百万。”

 王家家主笑呵呵的说道。

 “我王家也出二百万吧!”

 孔家掌柜苦笑一声。

 “我孔家差点,还需要为修铁路所需的花费提前留出余额,嗯,只能拿一百五十万了。”

 随后,一群晋商你二百万,我一百万的往出凑钱。

 很快就凑了一千二百万!

 乔致庸继续说道。

 “除去我们这几家之外,其余的晋商们也想着要出出力,把这第三张银行业的准入执照给拿回咱们山西。”

 “他们一共凑了三百万!”

 “再加上咱们能拿出来的,也就是一千五百万。”

 “想来,应该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