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幸福的家人(第2页)
弋雪在办公室里间拿着手机,看着屏幕中的一家人那么开心,又是那么的可亲,自己也跟着开心起来。看着屏中帅气的杨立和杨立的一家人,弋雪感觉到自己从没有过的幸福。杨立把摄像头对准家里每一个角落和那一桌饭菜。弋雪看到屏幕中陈旧的家具和普通的饭菜,不像在自己家豪华的别墅里,反而感到幸福和温暖。
弋雪下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恋恋不舍地退出视频。母亲王珍关心道:“快下午两点了,都不晓得饿!立娃坐了一天多的火车,肯定是又累又饿。”于是,杨立一家人坐在桌前,杨立还没有动筷,母亲就挑了他爱吃的菜放到他碗里。杨立一边大口吃着母亲做的饭菜一边说:“妈,你也快吃吧!别总顾着我。”大家互相挑着菜,吃得其乐融融。父母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吃得正香的一对儿女,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深深地体会到家人的爱和家的温馨,在幸福美满中吃完了四年来的第一顿团聚饭。
吃完饭,没有收拾碗筷,一家人仍然围坐在桌前唠嗑,杨建蓉好奇地问杨立:“哥,嫂子这么漂亮!你们是怎么认识的?”父母也望着他。杨立放下筷子,沉浸在回忆中:“前不久,那是在清水河的河岸边,我想到过去的落漠,又设想到未来的人生路,不自觉引声高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啪啪啪!一阵掌声传来,我回头望去:亭子旁,一个美丽女孩:正装,马尾辫,瓜子脸,亭亭玉立。因此相识,她就是弋雪。从此,每次睡着总梦到一个女孩,但我想不起她是谁?昨天上午,我和弋雪相约清水河岸亭子相会,当我看到她的那一刻,我梦中的女孩是那么清晰,她就是弋雪。”
第二天,火车上一路陆续有上下的人,各种地方口音的人汇聚在一起,拉拉家常,聊上那么一会儿。杨立不是话痨,很少主动找人闲聊,但也是有一答没一答地说上几句。
大家正聊着,列车播音员播音:列车的前方就是深市火车站,请下车的旅客收好随身物品准备依次下车。深市地处羊省南部,东临大次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水口,南边深水河。与港城相连。人口1766万,面积1997平方千米。地处珠水口东岸,南临港城,东濒大次湾,大部分是低山丘陵,西部为滨海平原。1月平均气温为14.1度,7月平均气温为28.2度,年均降水量为1925毫米,夏秋常有台风暴雨。深市是华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是华国唯一的海陆空口岸俱全的副省级城市。
随着列车播音员播音,k831次列车顺利到达深市火车站。杨立让身边座位上的人先走,趁着没有人,把旅行包中的四个包装盒拿出来,手在旅行包里一伸,一箱桃子被放在旅行包中。杨立背着旅行包,手里提着四个包装盒。出站的通道里,有的背着旅行包,有的扛着包裹,也有的拖着旅行箱,人挨着人向出站口走去。
出站口的人看到来接自己的人就拖着旅行箱加快步伐走过去,或握手、或寒暄、或相拥而泣。在接站口的人群中:“一个高大、瘦弱、苍老的脸,一张既陌生又熟悉的脸向里面张望,这就是我的父亲!”杨立飞快的跑过去:“爸爸!我在这里!”苍老的脸挤出人群,拥抱着杨立,泪流满面,杨立空出的手轻抚着父亲的肩背,泪水弥漫了双眼。
父亲松开杨立,用手抹了一把泪水,用拳头在杨立的胸口轻轻地擂了擂:“四年没见,立娃长结实了,更帅了。”父亲接过旅行包背在自己身上,又去接杨立手中的包装盒。杨立赶忙说道:“爸,这个不重的,我自己拿。”父亲无奈地说“那好!我们回家。”
杨立跟着父亲上了一辆公交车。公交车上站着的人不少,幸好不算拥挤,走了两站,正好空出一个座位,杨立赶忙让父亲坐下,但父亲还是想杨立坐下。这就是父亲,永远想着他的孩子;这就是父亲,用他已不再年轻的羽翼护着他的孩子。多少个父亲,又有多少个母亲,为了他们的孩子离乡背井;为了他们的孩子泪洒他乡。公交车在深市的大街小巷绕来绕去,走走停停。杨立早已昏头转向,弄不清东南西北。杨立感觉到走了很久,公交车才在一个城郊接合部的地停了下来,杨成武带着杨立赶忙走下车。
杨成武对杨立说:“这就是西郊老巷子,巷子尽头就是我们现在的家。”杨立向四周望了望,楼层低矮,陈旧不甚,与繁华、美丽的深市一点也不沾边。杨成武边走边说:“这儿条件差点,胜在房租比深市其它地方低很多。”从巷子这头走到巷子那头,老远杨成武就指着一排三间的平房说:“立娃!这就是我们在深市的家。”杨立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房子的墙壁有些破烂,窗户上钉了很多木条,有点东拼西凑的感觉。把这儿和老家房子拿来相比的话,那这儿就象过去农村的牛棚,老家的房子就是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