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第2页)

 若非有权有势之人,也接触不到柳夫子。

 他们在看到柳夫子对李常乐的态度后,便已经认定李常乐是太安城权贵了。

 既是权贵之人,有貌美如花的妻妾也很正常。

 这几位女子美则美矣,最主要的是身上那股气质,绝非一般人家能培养得出来的。

 李常乐有些抗拒。

 可是常宁的肚子已经不在乎他这个师兄了……

 无奈只得入内。

 李常乐都有些怀疑自己跟上京书院是不是犯冲了,总共没来过几次酒楼,可每次来都能碰到上京书院的人,这次更是上京书院的夫子。

 怕不是跟秦思武相处久了,被他给传染了。

 不过他可没心思跟这群人打交道,此行只为给常宁填饱肚子。

 李常乐几人随便找了一张桌子坐下,那名小厮立即上前恭恭敬敬地等候吩咐。

 柳夫子十分自然地坐到李常乐对面,微笑问道:“近些时日可有读书?”

 李常乐无奈:“老先生,您不用每次见面都把我当学生吧?”

 “我不是读书人,没那么多功夫钻研学问。”

 柳夫子说道:“非是钻研。”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以书观人,借以自省,从而发现自身不足。”

 旁边站着的一位官员附和道:“嗯,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心向光明步步前。”

 “我等也是受柳师教导,恪守几道,方才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

 李常乐嗅到了一股马屁精的味道。

 这他可太熟了,自己拍大师兄马屁时就是这个模样,只不过这人明显用心多了。

 比不了比不了……

 看来这位柳夫子的确是德高望重,连一府知府都得尊他为师。

 不过也有可能是上京书院夫子这个名头使然。

 旁边站着的几位官员见李常乐几人如此淡定,不由更加肯定自己心中的判断。

 这几位绝对是太安城的大人物。

 至于柳夫子为什么不明说,那肯定是因为柳夫子他老人家地位特殊不在乎那些虚礼。

 柳夫子不在乎,他们可得在乎。

 此时他们已经在心里暗暗思忖李常乐是哪家权贵府上的子弟了……

 片刻后,酒菜上齐。

 一众官员列座,此次宴席主角乃是柳夫子,柳夫子既然与李常乐坐一桌,那自然也是以他们这一桌为首。

 不过即便是知府也没敢厚着脸皮与他们同桌而坐。

 李常乐也乐得如此。

 他本打算让常宁填饱肚子就走,奈何柳夫子就是认定了他是个读书苗子。

 李常乐实在有些招架不来,只好岔开话题:“听小厮说,这合川府是夫子的家乡?”

 柳夫子微微颔首:“老夫离乡已有四十六载。”

 “若是再不回来看看,怕是没机会回来了。”

 李常乐笑着说道:“上京书院又不是只有您老一个教书先生,况且您是上京书院的夫子,谁能管得了您?”

 “想什么时候回乡不就什么时候回乡吗?”

 柳夫子叹息一声:“世道不太平。”

 “老夫朽木老矣,不像你们年轻人这么自由自在。”

 李常乐微微坐直身子:“世道不太平,您老指的是?”

 柳夫子缓缓说道:“老夫虽不过问朝政,却也知晓蛮国来犯。”

 “每逢战乱,必定死伤无数。”

 “前后调度,人心惶惶,不单南昭府,其余各府百姓也都忧心忡忡。”

 李常乐说道:“不是已经打赢了吗?”

 “蛮国甚至都没攻破南昭,对于大阳而言,根本不足为惧。”

 柳夫子又叹息一声:“或许是老夫年事已高,心生悲观。”

 “虽然大阳看似打了胜仗,却也损失惨重。”

 “蛮国如若再次来犯,大阳又如何抵挡?”

 李常乐不禁说道:“您老还关心战事啊?”

 柳夫子轻轻摇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记得你与南昭世子秦思武是朋友,可知南昭战事具体情况如何?”

 李常乐点了点头:“我的确知道一些,前阵子见了他一面。”

 周围官员闻言纷纷屏息凝神,根本不敢大声喘气。

 好家伙,原以为只是太安城某权贵子弟,竟然与那南昭世子秦思武还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