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青云路登封造极

第508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页)

 随后,宇文听海走向了张江鹤的专车,对车内的张江鹤说:“张部长,我找你来要人了。”

 张江鹤一顿,探头看着宇文听海:“秘书长,你找我要什么人?”

 宇文听海便说:“自然是那左开宇,把他调到省委办公厅秘书一处吧。”

 听到这话,张江鹤也明白了。

 这一刻,张江鹤也通了,豁然开朗。

 难怪薛凤鸣会让左开宇中途来插班,原来是要让左开宇当秘书啊。

 他记得上次见左开宇时与左开宇的对话,左开宇可藏得天衣无缝,什么也没有说呢。

 他马上回应宇文听海:“秘书长,明天我就把人送到。”

 宇文听海点点头:“多谢张部长。”

 车队动了起来,在校领导的注目欢送下,薛凤鸣离开了省委党校。

 第二天,左开宇还在宿舍里,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就敲响了左开宇的宿舍门。

 开门的是叶寅。

 叶寅问:“找谁?”

 来人说:“左开宇。”

 叶寅叫了起来:“左开宇,有人找。”

 左开宇到了门口,问:“请问你是?”

 :“我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副处长,我姓卢。”

 左开宇忙点头:“卢处长,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卢处长笑着说:“你马上收拾一下跟我走,我送你去报到,有人正等着见你呢。”

 左开宇听到这话,心中已然明了。

 他接下来要去报到的地方是省委办公厅!

 叶寅三人一听,很是诧异,左开宇这就要去报到了,他这还在党校学习呢,下个月才毕业呢。

 但随后一想,这左开宇也没来上过几天课啊。

 黄鹏不由上前,问:“卢处长,我这室友要去什么地方报到啊,能透透风吗?”

 说着,黄鹏赶忙将藏在抽屉里的华子给找出来,塞给卢处长。

 卢处长却笑看着左开宇,说:“开宇同志,这……能说吗?”

 显然,这位卢处长已经知道左开宇到省委办公厅后要接任什么职务。

 左开宇正收着书本与衣服,想了想,回答说:“卢处长,他们都是我室友。”

 卢处长似有所悟,收下那包烟后,回答黄鹏三人,说:“三位还是别多问了,秘书长还等着见开宇同志呢。”

 左开宇在薛凤鸣确定主题是民生时,他心头也是一个咯噔,暗想着自己选错了吗?

 但随后,当薛凤鸣点名温希时,左开宇就反应过来。

 薛凤鸣考验的不是对民生这些词的见解,而是思辨能力。

 这培训班里都是中青干部,都是有从政经验的人,几个词语而已,能看出什么来?

 显然,这是为左开宇特意出的题。

 让左开宇选出一个词语来,然后用另一个词作为座谈会的主题,让他来发言。

 可以说,这样的考验很难。

 若非左开宇对薛凤鸣有一定的了解,推测出这次座谈会是对他的考验,他也不可能这么快明白过来薛凤鸣的真正用意。

 想起上次谢放的宴请,那是他初到元州薛凤鸣送的“见面礼”,这一次,则是薛凤鸣的最终考验。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言‘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其实就是民生的写照。”

 “更有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则事不违。”

 “因此,从人和的角度去看待民生,人和则有民生,人不和则民生难。”

 ……

 左开宇洋洋洒洒说出心中所想,从人和角度去论证民生,再从民生来印证人和的重要性。

 扣住薛凤鸣的主题,同时将自己所选择的人和二字阐述出来,两者互相结合,犹如太极图一般,民生中有人和,人和里有民生。

 这一讲,就是十分钟。

 薛凤鸣点点头,微微一笑,他没有继续听下去,示意左开宇停下。

 左开宇停了下:“左开宇同学开了一个头,接下来,其他同学也都发发言吧。”

 随后,薛凤鸣让选择吏治的中青干部讲话。

 有左开宇在前面开了头,给大家的发言提供了思路,所以接下来,选择吏治的就从吏治中切中民生点,讲经济的就从经济切入民生点,皆是互相结合来讲。

 薛凤鸣也都听了个大概。

 唯独选择民生的人又懵了。

 刚刚他们不知道如何发言,现在他们更不知道如何发言。

 民生就是民生啊,能再找出一个新角度来讲民生吗?

 薛凤鸣也似乎没有让选择民生的干部:“今天的座谈会我很满意,最主要的一点不是我确定的主题,而是你们如何将自己的学识、思想以及认知向我的主题靠近。”

 “好了,今天的座谈会就到此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