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匪脚踝骨折

第两千五百一十九章 和谈(第2页)

谁主持的和谈,谁就要承受朝中的抨击和弹劾。

 

作为帝王,他自然不可能让自己成为臣子抨击的对象,那就只能牺牲孙承宗。

 

“皇爷,一切都为了大明江山。”王承恩看着犹豫不定的崇祯说了这么一句。

 

闻言的崇祯长叹一声,道:“大伴你的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朕,为了大明江山,谁都可以牺牲,就算是朕,为了大明的江山稳固也一样可以牺牲。”

 

“大明有皇爷这样的明君,何愁大明不兴!”王承恩奉承道。

 

这话说到了崇祯的心坎里,使崇祯嘴角露出了笑容。

 

“和谈的事情你安排人去告诉孙承恩,由他全权主持,但必须保密,绝不能泄露出去,朕迟早是要灭了奴贼的。”崇祯用力握了握拳头,最终把差事交给了王承恩去办。

 

朝中的官员让他失望的太多了,没有刚登基时那般信任,开始使用内廷的人做一些事情,甚至用来监视外臣。

 

能做到掌印太监的王承恩自然不是什么孤臣,以前更多的仰仗曹化淳,现如今身边不缺少巴结他的内廷之人,甚至也有交好的外臣。

 

因为崇祯不希望朝中大臣们知道他有意与奴贼和谈,王承恩便没有选择动用京城的外臣和内廷之人,而是安排了锦衣卫去一趟辽东。

 

崇祯登基后,锦衣卫虽然遭受到了打压,可还是有一些可用之人,只不过没有了以往的威风,面对朝中大臣也不敢在摆缇骑的谱。

选在外臣头顶上的枷锁没有了,朝中众臣自然不会彻底逼死锦衣卫,现在的锦衣卫也只剩下了一个名号。

 

甚至有锦衣卫佥事投靠了文官,而且这样做的锦衣卫有不少。

 

这种事情在洪武和永乐年间绝不可能发生,可在崇祯朝却已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除了崇祯自己不知道外,很多人都不会觉得奇怪。

 

只有愿意投靠文官的锦衣卫中高级官员,才会被文官留下,不然只有被弹劾去官下狱的下场。

 

就连崇祯自己都不知道,他的锦衣卫已经成了文官的门下走狗。

 

张凤翼把自己嘴巴管的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