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瞒着

鲍铁路的这种思维,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以前替大队卖命,一年到头就靠着那点工分过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全家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没盼头。

包产到户以后,地等于是自己的了,种地打的粮食都是自己的,卖了粮,交完农业税,剩下的钱可比拿工分挣得多多了。

种自己的地,更上心,打的粮食肯定也更好。

大家基本上都是这个想法,觉得种地就能致富。

也对,也不对吧!

包产到后以后,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了,但也仅仅是好过一点。

种地这件事情,真的是看天吃饭,风调雨顺才有好收成,万一老天爷不赏脸,旱了,涝了,那可真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姜颜把未来几年的形势和鲍铁路说了,最后总结了一句,“其实胜利大队的田,不是很好,平原优势也没有发挥出来,零零散散的。”

想要靠种地发家致富,除非是大面积种植,而且要提早实现机械化,这对于胜利大队来说,无疑是困难的。

“小姜知青,你有啥想法,你是文化人,要是你能指点老三几句,那他肯定能把日子过好。”

姜颜道:“种药材啊!这事儿不是明摆着吗?咱们这儿最适合种药材了,气候,湿度,土壤成分,都是最合适药材生长,只要你掌握了药材的种植方法,就等于掌握了财富密码。”

“可是我也不会啊?”鲍铁路一头雾水,“我就会种地,不会种药材啊。”

李彩英恨铁不成钢地道:“不会可以学嘛,你二哥当初也不会搞养殖,看了小姜知青给的书,得了她的指点,如今还不是有模有样了?”

“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鲍三哥,种药材可以形成一个体系,从种药材,到炮制药材,再到药片,制作成药,做的好的话,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到时候,你不仅自己挣到钱,还能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那才是光宗耀祖呢。”

鲍铁路想了又想,实在想象不出姜颜描绘的那个远大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他憨憨地挠了挠头,“我笨,怕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