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例银

货物,是一家店铺的核心,没有货物,一家店铺就没有办法运转起来。

十里长街,店铺多达千间,需要的商品,却是足有上万件。

虽然有七大世家,各自分走了店铺的一成,可留在南宫若兰手里的店铺,还有三百家之多。

这些店铺,若是单纯的售卖粮食,估计要不了多久,在粮灾中赚取的钱财,都会亏空的一干二净。

但若是让这些店铺,还按照以往的方式经营,其中涉及的门类又太多,需要接触的商家也会成倍的增加,风险又太大。

所以如何区分这些店铺的经营范围,就成了重中之重。

“找出位置好的一百间,可以开客栈!”

南宫若兰揉了一下眉心,右手将一卷地图摊开。

地图上正是朱雀大街。

在这张地图上,有三百多处被标注了红点,也是各方分配之后,剩下的产业。

这些店铺并不集中,所以想要详细说明每一家的用途,并不现实,还需要有人亲自去现场查看。

现在的南宫若兰,也只能够提供大致的思路。

“靠近丽阳坊的地方,可以开几间胭脂铺子和药店!”

“靠近坊市的可以开一些酒肆茶楼!”

“位置偏僻的,就开粮铺!”

“这些位置,开一些布庄!”

南宫若兰在图纸上一一指出。

上一世创建若兰商会,南宫若兰对于经商也有些经验,可她也从未经营过如此多的店铺,一时间也只能够根据上一世的记忆,对这些店铺进行划分。

酒肆茶楼客栈这些,只要有铺子,人流量大,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至于布店粮店这些,则是民生店铺,虽然不至于大富大贵,却好在可以细水长流。

而真正赚钱的,就属于药店和胭脂铺。

因此要在特定的位置才能够开设。

至于其他的商品,就算赚钱,南宫若兰根本就没有门路,也只能够放弃了。

张庆之则是小心翼翼的记下,深怕记错了一处,耽误了家主的大事。

“运送布匹的商船,什么时候可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