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击鼓鸣冤(第2页)

 虎鸣反手紧紧地抓住孙山的手。

 孙山感受到虎鸣的害怕和紧张。

 三四岁的小孩子,面对这么多人,还能站在这里,已经很厉害了。

 孙山拉着虎鸣往衙门走,后面的吃瓜群众也跟着一起走。

 孙宅离衙门不远,孙山慢慢地走,就是想让全城的百姓都知道。

 他是在作势,让唐县令不敢任意妄为。

 后面的吃瓜群众一传十,十传百,传着传着整个县的百姓都跟着过来。

 孙山还看到寒露和谷雨,甚至洪秀才等人都在。

 他们吃惊地看着孙山,不知道孙山要做什么。

 孙山淡定如菊地牵着虎鸣的小手,抬头挺胸,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府衙的路很近,却走了很久,久到走到府衙门口,孙山已经满身大汗了。

 孙山蹲下身子,目光坚毅地看着虎鸣:“虎鸣,害不害怕?”

 虎鸣对上孙山的眼光,摇了摇头:“不害怕。”

 孙山会心一笑,走到放鼓的地方,重重地敲下去。

 “咚咚咚~~”的声音响彻整个黄阳县。

 鼓声响彻云霄,象征着正义的呼声,是一种对公平的强烈诉求。

 在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击鼓成为了一种打破沉默、冲破阶层隔阂的方式,民众通过击鼓向官府表达自己遭受的不公,期望获得公正的对待。

 孙山要的是这鼓声能引起官府的注意,威慑官府,防止官员徇私枉法。

 鼓喊冤会吸引大量围观者,形成舆论压力,让唐君宜不得不公正处理。

 黄阳县已经二十多年未响过鼓声了。

 “咚咚咚~~”的声音把城里的男女老少都吸引过来,把衙门围成里三圈外三圈,百姓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特别是虎鸣穿着丧服的装扮,孙山的举人身份,更吸引百姓,让整个黄阳县的百姓奔走相告,都涌向衙门。

 在衙门大门值班的衙役早就看到孙山和虎鸣,还看到一群人涌向衙门。

 一时之间六神无主。

 他们做衙役那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况,瞬间觉得大不妙,于是安排人飞奔到衙门,找唐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