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会试第三场(2)(第3页)

 做策问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就是不能够讥讽时政。

 万一写的东西触碰朝廷的逆鳞,特别是圣上的痛处,罢黜还是小事。

 最怕是被有心人利用,被皇帝知道,分分钟掉脑袋。

 孙山做题往往会怀着非常敬畏的心做题,不敢“阴阳怪气”,害怕自己被物流消灭。

 策问中有一道题关于边防问题,大概的意思是:滇云刚攻打下来,还不稳定,要怎么做,才能让边境稳定下来。

 孙山要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要知道朝廷的最近动态,还要搞清楚滇云到底是谁跟谁打,怎么不稳定。

 必须知道前因后果,再结合实际,写出一篇策文。

 如果搞不清朝廷发生什么事情,是没办法写出文章,就算能写出来,也是一些假大空的想法。

 这样不着实际的文章,一看内容空洞,不会上榜。

 孙山不由地庆幸因为周若周大人被贬,特意关注滇云状况,通过何侍郎给的资料以及自己查阅的资料,大概知道目前滇云的状况。

 面对这道既陌生又熟悉的题目,孙山百感交集。

 不知道该笑还是哭。

 笑的是自己对这个时政足够的了解,可以做到前因后果概述后能言之有物。

 哭的是为周大人哭,想不到周大人的苦难,竟然是孙山离成功进一步的踏脚石。

 这么想,有严重的道德负罪感。

 孙山摇了摇头,不再多想。

 既然这道题最熟悉,便选它为开头,先把它做出来。

 心里默默念一句:周大人,你一定要保重身子,只要活得够长,才有机会翻盘。只有活得够长,才能做最后的胜利者。

 孙山埋头苦写,直到钟声响起,才从题目中回到现实。

 孙山看了看文章,第一篇差不多完成,等吃完午饭,润笔一下,就可以做第二篇。

 午饭依旧是大白馒头,孙山如机器人那样机械地啃着馒头,直至到啃不动,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