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找师爷(第2页)

 想是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 

 孙山面露微笑道:“九斤这个小子,长得一副机灵样子,我看到就喜欢。” 

 何家娃子被外人称赞,何家人很高兴。 

 大家又让孙山聊一聊赴京赶考的事,最后聊到孙山已经拿到任命书,是一个七品知县。 

 孙山郑重地行礼道谢:“这次多亏有大爷爷,我才那么快谋到官,才那么快能回到孙家村。” 

 随后对着何二老太爷和何三老太爷道谢,感谢何家的帮忙,自己才能如此顺利。 

 大恩不言谢,一切尽在不言中,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何家。 

 何二老太爷笑眯眯地说:“阿山,莫客气,你是我们何家的女婿,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甭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孙山说道话很好听。 

 目前看是个知恩知报的。 

 何三老太爷笑哈哈地说:“我大哥帮你走动,也要你有本事才行。没本事,我们也无能为力。” 

 这话说得非常好,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得让人看到你的闪光点。 

 如果毫无可塑性,谁会无端端地帮人呢。 

 孙山在何家东聊聊,西聊聊,两家人一起吃了顿饭才散去。 

 孙山当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最初目的了。 

 找上何三老太爷,何离锡说道:“阿爷,岳父,这次来我还有事相托。” 

 何离锡问道:“阿山,什么事?有事就说。” 

 于是孙山把自己上任需要师爷的事说了出来。 

 最好找两个师爷。 

 所谓“师爷”,又称“隐形的权力之手”。 

 是官僚系统重要的补充。 

 由于科举出身的官员缺乏基层经验,这时候需要聘请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人处理具体的事务。 

 像孙山这种一直在“读书圈”里活动的人,刚出来做官,愣头青一枚,肯定一头黑。 

 必须找些“老油条”帮忙做事。 

 而历史上明清又以“绍兴师爷”最为著名。 

 形成地域性职业群体,通过同乡,师徒关系,垄断幕僚行业。 

 一般情况,孙山应该以“黄阳县”的人员或者同窗好友为目标,聘请师爷。 

 只不过身边实在没有人才,不得不往外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