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征平二年,大年初一,孙山二十四岁(第2页)

 牛仔向来聪明的,小小年纪就学会溜须拍马。 

 孙三叔和孙三婶不约而同地看着牛仔,不由地点了点头。 

 牛仔虽然读书不行,但够醒目,一点就通,会拍马屁。 

 孙三叔接棒,神情浮夸,声音响亮地说:“阿娘,大哥,你看看。大家闺秀就是不一样,府城的媳妇不说别的,就这一手好厨艺,也让人羡慕不已。哎呀,我们家的山子不仅读书好,娶媳妇也娶的好。大哥,我可羡慕你了。” 

 要说羡慕,孙三叔还真羡慕。 

 从头到尾,孙三叔就坚持要娶府城的儿媳,只可惜三个儿子不给力,全都娶了黄阳县本地的。 

 哎呀,现在只能寄托孙子辈,娶个府城媳妇,好好完成他当初的心愿了。 

 老实巴交的孙二叔也附和到:“三弟说得对,山子娶了个好媳妇。大哥有个好儿媳。我家妹猪跟着她婶子学刺绣,也学了不少东西。” 

 孙二婶感激地看了一眼云姐儿,家里的孙女虽然女红没什么天赋,但有个好师傅,跟在后面学,也能学个几分功夫,比村里的姑娘手艺好不少。 

 笑容满满地说:“是哩,云姐儿不仅做饭好,女红也好。山子有福了,我们也有福了。” 

 于是你夸一句,我夸一句,大家把云姐儿夸的脸蛋红红。 

 黄氏,孙伯民,孙山听到家里人夸云姐儿,心里也高兴。 

 特别是孙山,今日特意告诉黄氏斋菜是云姐儿做的,好让云姐儿的辛苦有人知道。 

 结果大伙非常给力,反应特别热烈。 

 唯一不高兴的就是苏氏了,撇了撇嘴。 

 哼,一年到头只不过做了一顿斋饭就这么夸,她这个做了几十年饭菜的,也不见夸一下。 

 大家都夸云姐儿,又夸她有福气,苏氏扯了扯嘴,总不能拆台,只好勉强地笑了笑。 

 一边吃斋菜,一边暗暗想办法出风头,把儿媳的火焰压下去。 

 吃过斋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吃茶,嗑嗑瓜子。 

 黄氏坐在正中央,等着村里人上门拜年。 

 因为孙山的身份,黄氏身份也水涨船高。 

 村子的男女老少都会过来拜年,说些祝福的话。 

 黄氏对着苏氏说:“山子他娘,昨晚准备的利是在哪里?等会有人过来拜年,总要利利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