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知府刘义能

 在辰州府驿站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孙山便起床到衙门点卯。本文搜:当看书 dangkanshu.com 免费阅读 

 因为有“赴省报备”的经验,对于“赴府报备”,显得没那么紧张。 

 辰州府的知府姓刘,名义能,西十五岁,凤阳人,秀才出身,后被举荐到国子监。 

 从国子监毕业后,参与选官,从知县一步一步走上来做到正西品知府。 

 孙山查看了陈院长给的资料,这个刘义能祖父大有来头,在大乾也是出了名的。 

 据说先帝父母在一场大疫去世,家贫无地,求主家地主赊块地安葬父母,地主不同意,还狠狠地羞辱先帝一番。 

 还是地主的同族兄弟看不过眼,便在自家地里弄了一块地出来,先帝的父母才有葬身之地。 

 随着世道混乱,先帝领着一帮兄弟起义,成为大首领,便有人力物力寻找失散的亲朋好友。 

 寻寻觅觅一番,找到当初给地安葬父母的恩人的儿子。 

 先帝感恩赠地,便把恩人儿子带在身边,悉心照料。 

 之后先帝称帝,回想起老家的父母,便让恩人儿子回去修缮皇陵。 

 最后把己经过世的恩人封为“义惠侯”。意思是“仁义惠泽咱家的侯爵”,这是对义惠侯贡献的肯定。 

 义惠侯也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战功的“素人”,却被先帝封为“侯爵”。 

 先帝给了刘家一个特殊的任务,子子孙孙负责管理,祭祀,维护皇陵,而且侯位永无降级。 

 第一代义惠候去世后,儿子自然成为义惠侯,成为皇陵守卫者。 

 第一代义惠候是知府刘义能的祖父,第二代义惠候则是父亲,现任的义惠侯则是第三代,也是刘义能的大哥。 

 刘义能是嫡次子,侯爵位置由大哥来世袭,只好另找出路,通过科举考取秀才,之后进入国子监读书毕业后选官做官。 

 孙山品了品刘知府的履历,勋贵出身,秀才出身,国子监出身。 

 家世在大乾公侯排不上大号,算个三等地位。不过因为“守皇陵”的特殊性,一般人也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