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昔日故人(第2页)

 第三支军是刘世双手下众结义兄弟所率领的殿前诸军,编制相对来说乱一些,且人数众多,众军并非精锐,但胜在人多,维持了三方战线的稳定,同时也是死伤最多的一支军,可绝对是大黎基石,没有他们的舍生忘死,就没有大黎苦撑的十几载。

 传闻中那黎王刘世双手下还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大军,只是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证实,因为遇到的都死了,身与魂俱灭,所以一直都活在传闻中,也正因此,没人小看过黎王。

 当提及高人时,谢还月说的倒是简单。

 这大黎境内有佛道剑三教,这佛是指法照大师的金光本愿寺,大黎境内有且只有这一座和尚庙,可地位极高,法照大师本人一直弘扬善法,四处救死扶伤,可却从不引人入佛门,十几二十年下来,整座金光本愿寺内的弟子与僧人寥寥,凑不齐百人之数。

 宁缺毋滥,只有真正六根清净之人,才能拜入金光本愿寺,为大黎四处奔波,所以在民间口碑声望极高。

 道门的正道魁首以真央观观主——陈行甲为领头人。

 说起陈行甲,本是定安军降将,奈何黎王刘世双本人极其推崇道门,堪称到了迷信的地步,在赏赐了其诸多财货后,整个真央观举家搬迁到了宝德县,从此化为黎王手下一支利刃,为大黎提供术法上的支持,同时还有诸多小门小派,在也大黎治下得到了安稳发展,培养出一批批有能力的修士。

 至于那最后的剑,也是指的点苍剑派,传言说曾经在点苍剑派内的一位女修,本无法力与修炼天赋,可其辈分不低,又在剑派有不俗的声望,所以深处神霄军控制下的点苍剑派被连根拔出后,死里逃生的精英弟子们,大多响应号召聚集在了那位沐清真手下,渐渐形成一股大势力,而经历过灭派之灾后,点苍剑派也不再只教精英,而是走了广撒网的路子。

 大黎境内的游侠跟有志之士,都可以去往点苍剑派学习武艺,哪怕成不了威力无双的剑修,至少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剑客,投效大黎军,现在大黎军内的许多基层军官,队正,百长都是出身点苍剑派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