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兴修水利
大唐,这一繁荣昌盛的帝国,农业作为国家的根基,其发展状况关乎着万千百姓的生计与国家的稳定繁荣。然而,受制于部分地区水利设施的不完善,一些农田时常面临干旱或洪涝的威胁,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大明宫的宣政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早朝之上,群臣依次奏报各项事务。此时,罗昌迈着沉稳的步伐,率先出列,拱手行礼,神色严肃地说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罗昌以为,我大唐虽国力强盛,但部分地区农业受水利之困,若要长治久安,百姓富足,兴修大型水利工程迫在眉睫。此举可灌溉广袤农田,抵御水旱之灾,促进农业蓬勃发展。”
秦方紧接着出列,附和道:“陛下,罗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多地农田因水利失修,产量难以提升。兴修水利,实乃利国利民之大事,恳请陛下恩准。”
随后,数位大臣也纷纷出列,表达了对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支持。
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之上,微微点头,目光扫视着群臣,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朕深以为然。农业乃国之根本,水利则为农业命脉。只是这兴修大型水利工程,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工程复杂艰巨,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周全之策?”
罗昌再次行礼,说道:“陛下,臣等已有所谋划。首先,需组织专业人士对各地水利情况进行详细勘察,选定最佳工程地点。其次,合理调配人力,可从各地招募民夫,给予相应报酬,如此既能解决工程人力所需,又可为百姓增加收入。再者,统筹物力资源,工部负责筹备所需的木材、石料等物资,户部保障资金供应。臣等愿齐心协力,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李隆基听后,神色欣慰,说道:“好!朕批准兴修此大型水利工程,就由罗昌、秦方等爱卿负责牵头,各部门务必全力配合,早日建成这利民之工程。”
众臣齐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定不辱使命!”
领命之后,罗昌、秦方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他们首先召集了工部的能工巧匠、户部的官员以及精通水利的学者,在一间宽敞的议事厅内商讨具体的工程计划。
罗昌看着在座的众人,神情凝重地说道:“此次兴修水利工程,责任重大,关乎大唐的国运民生。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制定出最为合理、可行的方案。诸位,先从工程选址说起,大家有何见解?”
一位水利学者站起,展开一幅地图,指着上面的几处标记说道:“罗大人,经我等勘察,此处的[河流名称]流域,地势较为平坦,且周边农田众多,但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统。若在此修筑堤坝,开凿渠道,可引河水灌溉大片农田,大大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