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建立人才储备库
杜宇身形修长,气质儒雅,面容清癯却透着一股坚毅之气,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自幼饱读诗书,对治国理政之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若不能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诸多掣肘。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大明宫的宣政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早朝时分,群臣齐聚,共商国是。待众人奏报完毕,杜宇从容出列,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李隆基行礼,声音洪亮且诚恳地说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杜宇,今日有要事启奏。如今我大唐国力昌盛,各领域蓬勃发展,但为确保国家长久繁荣,人才储备实乃关键。臣恳请陛下恩准,由臣负责建立大唐人才储备库,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类登记和悉心培养,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李隆基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浓厚的兴趣,说道:“杜爱卿请起。朕深知人才乃国家之根本,只是这建立人才储备库,该如何具体施行?爱卿不妨详细说来。”
杜宇起身,恭敬地拱手,有条不紊地说道:“陛下,建立人才储备库,首在广泛搜罗人才。臣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告示,鼓励各地有一技之长的贤能之士踊跃报名。同时,派遣专员前往各州县,深入民间、学府、工坊等地,主动发掘人才。待人才汇聚后,进行分类登记。根据人才的专长,分为政务、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类别,详细记录他们的姓名、籍贯、所学专长、过往经历等信息。而后,针对不同类别的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对于政务人才,着重培养其治国理政的能力和为官之道;军事人才,则加强军事战略、战术以及实战技能的训练;经济人才,传授经济管理、贸易往来等知识;文化人才,注重文化传承、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培养;科技人才,鼓励其钻研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如此,方能打造一个全面、高效的人才储备体系。”
李隆基听后,龙颜大悦,说道:“杜爱卿此计甚妙!这人才储备库若能建成,必将为我大唐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朕准你所奏,所需资源,朕自会让各部全力配合。爱卿务必将此事办好,不负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