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奇谭录自在飞花1

第129章 君臣聚议 初定消藩(第3页)

 罗昌接着说道:“陛下,消藩之事,还需加强对安禄山的监察力度。可在范阳安插更多忠诚可靠、精明能干的眼线,如同撒下一张大网,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以便朝廷及时掌握其动向,做出准确的应对决策,将一切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众人围绕着消藩的军事、财政、监察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气氛热烈非凡。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利弊,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与想法。


 经过一番深入的商讨,李隆基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目光坚定而有力地扫过群臣,说道:“诸位爱卿,今日一番讨论,让朕如拨云见日,受益匪浅。综合大家的建议,朕初步决定采取消藩策略,全力削弱藩镇权力,尤其是安禄山的势力,务必将大权收归中央,以正朝纲,以安社稷。军事上,以合理且巧妙的借口分散其兵力,使其无法集中力量对抗朝廷;财政上,加强管控,釜底抽薪,切断其经济来源,让他失去叛乱的物质基础;监察方面,严密监视其动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具体实施细节,还需诸位爱卿进一步商讨完善,务必做到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此事关系重大,关乎我大唐的兴衰存亡,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残酷的战争,大家务必谨慎行事,不得有丝毫懈怠。朕相信,在诸位爱卿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成功消藩,还我大唐一个太平盛世。”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殚精竭虑,不负陛下所托,为大唐的繁荣稳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隆基看着群臣,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期望,坚定地说道:“退朝后,诸位爱卿即刻着手准备,争分夺秒,尽快拿出详细且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朕希望,我们能在安禄山尚未察觉之时,悄然完成消藩大计,将这颗威胁大唐的毒瘤连根拔除,让我大唐的江山永固,国运昌盛。”


 随着李隆基起身离去,大臣们也各自散去。然而,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消藩之路必将荆棘密布,充满艰难险阻,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博弈,已然拉开了帷幕。而他们,作为大唐的肱骨之臣,肩负着沉重的使命与责任,唯有全力以赴,方能不负君恩,不负天下百姓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