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背景还是很重要的(第2页)
论职责,廷尉掌刑狱司法,他刚好撞到枪口上,论地位,廷尉位列九卿,而他的父亲不过上大夫,地位上还要差一截。
换句话说,纪铭已经能看到自己在牢狱里的日子了。
等到纪铭被拖走后,老鸨才叫来几个身强力壮的好手,清理了一下地面,随后又当做没事人一样回到门口揽客去了。
“不知公子怎么称呼?”
见到闾梓上来,江辰率先问道。
“在下姓闾。”
处理完纪铭的闾梓,来到江辰面前直接换了一副面孔,先前的冷漠荡然无存,又回到了那个温润的样子。
“原来是闾公子,先前公子的仗义执言,还没来得及道谢。”
花仙醉醺醺的起身,她不记得自己喝了多少,只知道江辰倒一杯她就喝一杯。
“花仙姑娘客气,若不是花仙姑娘,我还不知道今日江兄也在此,怕是要错过了。”
闾梓看了一眼花仙就不再多看,反而目光炯炯的看着江辰。
“闾公子认识我?”
“自然,江公子的那一首《踏春楼赠花仙》,估计整个咸阳城就无人不知。”
“倾国倾城四字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来到此地,一睹花仙姑娘芳容。”
江辰倒是没想到自己随便抄的一首诗竟然有这种效果,不过想来也是,既然能被他记住的诗,定然是在历史中都极为出彩的存在。
在现在吸引那么多人讨论并不奇怪。
“所以闾公子今日是?”
“实不相瞒,我今日是为了江公子而来,因为我平日里喜好写诗,只不过一直没有所成。”
“我初听江公子的诗就感觉惊为天人,这是与现在的诗体完全不一样的体制,所以我一直想找江公子讨教一下。”
似乎觉得自己有些冒昧,闾梓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这,我也只是随便写出来的。”
江辰颇有些无奈,要是问他其他的,他多少还能说上来几句。
但是这方面他除了能背上几首耳熟能详的诗词外,对于其中的考究倒是一窍不通。
“我知道这是江公子的天赋所在,只希望江公子以后若是再有诗
问世,能够送与我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