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好困(第2页)
大理寺少卿先斩后奏,直接在监牢给人灌了毒酒。公主知道后大怒,想杀了他给儿子陪葬。
太子力保大理寺少卿,说他按律法办事,没过错,反而弹劾姑母干政,教子无方。
东月公主险些气死,她儿子都死了,她还要被弹劾?
皇帝再心疼公主,最爱的还是儿子。于是以大理寺少卿做事不严谨为由,贬了他官职,以安抚东月公主。
东月公主当然不满意,她联合一些权贵世家施压皇帝,希望严惩太子。
京城风雨飘摇,各地府尹都收到消息。
新安府府尹,姓王,就是世家出身,他也不赞同太子的处置。
若是勋贵、世家之子,皇室之人想杀就杀,那他们还有什么威严?
院试的考官们,知道他们大人的想法,有意无意落选与大人政见不和的人。
秦彦作为头场第一名,考官们给了面子,他的卷子还被暂时保留。
总不能头场第一名,却上不了榜,显得他们头场考试有水分。
可等批阅到下一题,对世家侵占良田的看法,考官们没再犹豫,直接把秦彦落了。
无他,秦彦写的太大,太得罪人了。
他写了土地法改良。
政策上,不允许永业田买卖,土地所有权归朝廷所有,各户与朝廷签订文书。
税收上,田税从人头税,改为田亩税,田分多个等级,不同等级指定不同纳税标准,具体需要各地官员衡量。
仅这两条,要真实行下去,就能把天变了。
如此狂士,王大人当然不会用。
可就在张贴榜单前一天,负责朝廷科举的主官,丞相大人巡视到此。
他看了榜单前三的卷子,还要抽查落选之人卷子,就那么凑巧,抽中了秦彦的。
本朝丞相是寒门出身,与世家多有不和,他是很欣赏秦彦的胆气与见识。
丞相钦点,秦彦这才成了头名。
但有这份卷子在,他已经注定得罪东月公主和一些世家了。
郑先生揉了揉眉心:“秦彦,你如今年纪小,等进入官场还需要几年,以后一定要低调,不能再做出格的事,否则,过刚易折啊。”
院试的试卷,也只有新安府和有心人知道,等过几年,他们也会忘记。
毕竟秦彦还只是少年,他无权无势,有些想法也只是空谈,影响不到世家权贵的利益,他们还能容忍。
秦彦神色恭敬行礼:“学生知道了。”
是他在考场上一时没收住,太过孟浪。
周老心情复杂:“老夫以前只是御医,算不得在官场沉浮过,却也见过些事,秦彦啊,你要知道有些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讲方式方法。”
土地法,改革仪式不仅要看世家权贵怎么想,更要看龙椅上坐着的人怎么想。
不先把他们的心思摸透,就随意发表意见,很容易自寻死路。
再者,劝诫也是有技巧的,太直接莽撞,反而伤人伤己。
“多谢您指点,学生记住了。”秦彦真心受教。
三人谈了许久,直到方南枝来请他们用膳。
钱凤萍亲自下厨,做的都是好消化、软和的菜,两位先生吃的很满意。
晚上,周老邀请郑先生入住周宅,主要秦家房子少了些。
郑先生也没客气,两位先生临走时,都“提醒”了方南枝,让她明日早些去周宅,要查课业。
方南枝硬着头皮答应,晚上又用功好久才睡。
天一亮,她拎着娘准备好的食盒,直奔周宅。
走到村里,却遇到方老太太了。
她头发花白,身形消瘦,憔悴不少,拦住了路:“枝枝啊,干啥去?”
方南枝下意识把食盒藏了藏:“我去先生家,大奶奶您有事啊?”
方老太太朝后看了看,似乎有些神思不属:“嗯,你爹呢?”
“在家啊,您找他什么事,我可以转告,”方南枝有些好奇。
方老太太却摇摇头,步履蹒跚的走了。
方南枝一头雾水,怕饭菜凉了,还是先去周宅。
她陪着两位先生用了早食,先被郑先生考较一个时辰,又给周老背书一个时辰。
长时间的全神贯注,让她精神上有些疲惫,好在勉强通过考试。
周老摸着胡子:“等你回去,该补补这段时日的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