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文焕章 计谋童贯,许贯中明投梁山(第2页)

 宋徽宗知道这个老九平日里最喜欢纸上谈兵,厌恶儒家经典,结婚以后总算开窍了,这是好事。但是对于他的这个哭泣的行为感到不解,于是问道:“你能读书是好事,为何哭啊?”

 赵构回答:“我哭我儿子生在乱世!”

 宋徽宗以及群臣听了皆震惊不已



 “何故出此妄言?”宋徽宗怒问道。

 赵构回答:“不是妄言,祸事就在眼前!我观史书,中原王朝要想安定繁荣,必然要有燕云十六州作为北边的屏障,而今这么重要的地方却大部分落在金国人的手里。如果他们率兵南下,我们如何抵御?到时候岂不是生灵涂炭,乱世来临,所以我说我儿子生在乱世!”

 他的一席话令一群奸臣们羞恼不已。他们纷纷指责康王,你这是杞人忧天。我们建国一百多年也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不照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今金国和辽国也没什么区别,给点钱打发走就是了。你这样危言耸听,居心何在?

 他的一席话令李纲等人眼前一亮,对于这个默默无闻的王爷立刻来了兴趣。

 李纲问道:“燕山府不是在我们手里吗?难道金国南下的时候,不经过它?”

 赵构说道:“燕山府有雄兵吗?有钱粮吗?”

 李纲暗道:上道。既然如此,我们来暂时搭档,唱个双簧。他说道:“没兵不可以调兵吗?没钱粮不可以运过去吗?康王若有良策,你可以说出来,大家参考参考。”

 赵构在心中给李纲点了个赞,暗道:此人或是忠良之人,可用。他说道:“目前西夏战事不紧张,可以先调一支西军,同时从禁军和各厢军抽调一部分兵力,同往燕山府,然后派几个能征惯战的大将坐镇,或许可抵御金国入侵。”

 宋徽宗无语,你以为我不想啊,钱粮呢?所以他问道:“想法不错,问题是钱粮呢?你知道大军一动,需要多少钱粮吗?”

 赵构于是递上去一份折子,上面详细书写了出多少兵,从那条路线出兵,需要钱粮多少,一一列举,最后又写到:若是钱粮不足,可以让东京城的官员和富商们打折赎买今年的赋税,就可以筹集这笔钱了。然后又是一堆数据,告诉宋徽宗这些富的流油的家伙应该要交多少税。

 宋徽宗一看,好家伙,整个东京城的官员和富商居然一年要交两千万贯的税,可是这些家伙一年能交一百万贯的税就不得了了,感情朕的钱都在你们手里啊。

 他扬了杨手中的折子,示意众人都看看。

 这下捅了马蜂窝了。那帮奸臣谁不是家产百万贯以上,这要是交税要割他们多少肉?于是纷纷哭穷,说:官家,我们俸禄虽然高,可是东京城物价也高啊,我们哪里有闲钱置办那些产业,这完全是康王胡说八道!

 赵构暗自叹了口气,感到这朝廷没救了,人家都要打过来了,这些当官的还一毛不拔。

 宋徽宗心里门清,只是他自己屁股也不干净,怎么能要求手底下人不贪污呢?不过他对康王的印象更加好了,这是一个有能力会做事而且忠于皇家的皇子,可以委以重任!

 李纲等忠臣清官更加觉得康王有大才,可惜啊!

 不过李纲更觉得奇怪,这份奏折可不是用几天功夫就可以写出来的,那么康王为何一直关注燕山府呢?是什么紧急的事情让他冒着得罪群臣的风险上这份奏折呢?于是他问出了这个问题。

 赵构回答:“事关重大,父皇容儿臣单独禀报。“

 宋徽宗准奏,叫了几个心腹大臣在文德殿议事。

 赵构缓缓道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月前有河北义士来京城要亲自告诉父皇一件大事,只是他走投无路,没钱疏通关系,见不到父皇。机缘巧合之下被儿臣知道了,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件大事就是金国今年秋天要集结十万大军来攻。原因是朝廷收留金国叛将张觉。

 在场的几人听了都震惊的脸色苍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内心迷茫。好好的同盟关系,金国怎么能说翻脸就翻脸呢?岁币也没少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