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页)

 王琼脸色大惭,嘴里一个劲的嘟囔着:“刁妇,刁妇!险些误我不说,还险些误了一个好官!”

 ……

 当跛五带着王琼赶往大汶河时,杨少峰杨大知县正带着一群会木匠活的百姓弄水车。

 所谓的水车也被称之为天车,就是在河里搭起三丈多高的架子,架子中间安装一个车轴,支撑着二十四根木辐条,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当河水冲来时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等升到顶端时,水斗又会自然倾斜,将水倒出。

 水车这东西的原理很简单,《庄子.外篇.天地篇》中就曾记载: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掣水若抽,数如沃汤。

 也就是用一条横木支在木架上,一端挂着汲水的木桶,一端挂着重物,像杠杆似的,可以节省汲水的力量,可以说是水车发明的先驱。

 东汉帝灵之时,毕岚造“翻车”,已有轮轴槽板等基本装置。又有一说三国时魏人马均也有“翻车”的制造。

 到了唐宋时代,因为在轮轴应用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能利用水力为动力,因此作出了"筒车",配合水池和连筒可以使低水高送,不仅功效更大,同时节约了宝贵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