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第2页)

 只可惜刘庙村的百姓无论好说歹说都不让杨大知县下地干活,甚至刘三十二那个混蛋还专门带人跑了一趟县衙,把杨少峰杨大知县的躺椅和那套茶具什么的都搬来了刘庙村。 

 按照刘三十二的说法就是:“小的们知道大老爷重视春耕,但是大老爷只要在地头上看着就是最好的重视,想要亲自下地干活那是万万不行的,要不然俺老刘没办法向宁阳县其他各闾各社的百姓们交待,以后出门都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杨大知县总觉得这句话有些耳熟——好像洪武元年的时候,刘三十二这个混蛋就已经说过一遍了? 

 然后,被百姓们拦着没办法下地干活的杨大知县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躺在躺椅上摆烂,静静的看着刘三十二带着刘庙村的百姓们犁地。 

 幸好有朱皇帝和小朱副皇帝赏赐下来的那些耕牛以及曲辕犁,百姓们犁地的速度并不算慢,一天差不多能犁三、四亩,比洪武元年刚开始春耕的时候差不多要快出了三倍还多。 

 敲黑板:还没有来得及穿越的同学们一定不要跑到大明朝去发明曲辕犁,这玩意儿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大明朝算不上什么新发明,无法让大明土著产生震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