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第3页)

 不是,谁教你们这么编排朱重八的? 

 又是哪个混蛋同意往报纸上刊登这种民间小故事的? 

 从放牛娃到小和尚,这他娘的是连载版小故事吗? 

 那么,朱重八当年要饭路过宁阳县,吃了宁阳县的扒鸡,吃了宁阳县的把子肉,吃了宁阳县的腊肉香肠熏鸡酱鸭,这些小故事你们怎么不往上写? 

 啥玩意儿? 

 宁阳县扒鸡是洪武元年才出现的? 

 这他娘的,朱重八当年吃的时候还不叫扒鸡,后来改的名字不行啊! 

 不对不对,你看啊,扒鸡的扒字是怎么写的? 

 一个手,一个八,说明他朱重八是用手捧着鸡啃的,所以才改叫了扒鸡! 

 完全没毛病啊! 

 杨少峰恨恨的呸了一声,骂道:“一群蠢蛋,该刊登的不刊登,不该刊登的瞎刊登,简直就是没脑子。” 

 坐在杨少峰身边的锦儿来回翻看着手中的报纸,笑道:“要是依着相公,这报纸上该刊登什么?” 

 杨少峰哼哼两声,说道:“那肯定是先刊登咱们宁阳县文庙。” 

 “你想想啊,咱们宁阳县文庙坑西的蛤蟆干鼓肚。” 

 “然后再写写咱们宁阳县的扒鸡和腊肉香肠。” 

 “就是不知道陛下他老人家来没来过登州。” 

 锦儿笑了笑,说道:“来过的,义父他老人家当年要饭的时候来过登州,偷过登州百姓家里的煎鲅鱼。” 

 “所以,义父他老人家才会免了登州府五年的赋税。” 

 杨少峰张了张嘴,望着锦儿问道:“这也行?” 

 锦儿笑了笑,说道:“这有什么不行的?” 

 “相公编排义父的这些小故事,无非就是想让咱们宁阳县的扒鸡和香肠腊肉更加出名,想要咱们登州府的煎鲅鱼更加出名,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百姓。” 

 “就是义父他老人家知道了,也不会因此而怪罪相公。” 

 略微顿了顿,锦儿又继续说道:“相公还不知道吧,江南编排义父的小故事更多,而且还不是什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