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第2页)

 老夫究竟还是比不过他杨癫疯啊。 

 刘伯温在心底感慨万千,随后却打起精神,向着朱标拱手拜道:“殿下,臣回头就把这些东西都整理出来,写好奏本之后再呈给上位和殿下。” 

 区区骂名而已。 

 老夫替他杨癫疯背了! 

 反正还有李善长这个老匹夫陪着老夫一块儿挨骂。 

 见刘伯温看向自己,李善长却是捋着胡须笑了笑,直接对朱标表态:“诚意伯写奏本,上位用玺,臣让人安排推行,应该能吓住一部分胆小的。” 

 朱标点了点头,随后又拿起两份奏本,让随侍太监递给了李善长和刘伯温。 

 “韩国公和诚意伯再看看这两份奏本。” 

 “一份是淮安知府在前几天让人送来的。” 

 “另一份是姐夫让人快马送来的。” 

 “这两份奏本,恰好一起送到。” 

 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都有些懵逼。 

 淮安知府吴振东前几天让人送的奏本? 

 杨癫疯让人快马送的奏本? 

 总不能是吴振东未卜先知,早在杨癫疯还没去淮安府之前就知道要倒霉,所以提前写奏本弹劾杨癫疯? 

 李善长和刘伯温一边胡乱琢磨,一边接过奏本看了起来。 

 “臣,淮安知府吴某,谨奏为淮安府大旱,请蠲免赋税并拨付赈济粮食等事……” 

 “臣,直隶巡抚杨某,谨奏为淮安府将旱,请朝廷拨付赈济粮食与工匠……” 

 瞧着两份大同小异的奏本,李善长和刘伯温顿时更加懵逼。 

 淮安知府吴振东在奏本里说淮安府大旱,请求朝廷蠲免淮安府百姓的赋税并且调拨赈济粮食,这属于很正常的操作。 

 杨癫疯没奏请蠲免赋税,但是却申请了调拨赈济粮食和工匠,同样也属于很正常的操作。 

 两份奏本之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吴振东做事循规蹈矩,对待干旱的态度还是指望朝廷赈济,而他自己则是报着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在办事。 

 而杨癫疯的那份奏本则是很符合他一贯以来的作风,在要求朝廷赈济的同时,也会发动百姓去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