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第3页)

 两份奏本都很符合两人的风格。 

 所以,这玩意儿又有什么好看的? 

 只是转念一想,李善长却脸色大变。 

 “淮安府大旱?” 

 “不是,淮安府怎么能旱呢?” 

 “淮安府本身沿海,府内又有硕项湖、洪泽湖和骆马湖,要是淮安府都能大旱,那其他地方得旱成什么样儿?” 

 被李善长这么一念叨,坐在李善长旁边的刘伯温同样脸色大变。 

 入他娘的。 

 忘了淮安府的实际情况了。 

 朱标瞧了瞧李善长,又瞧了瞧刘伯温,说道:“无论如何,淮安府大旱是躲不过了。” 

 “而淮安府大旱,其他地方多半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次,恐怕不仅仅只是往淮安府调拨粮食那么简单。” 

 李善长微微点头。 

 事情是明摆着的。 

 淮安府本身沿海,又水系众多,可以说是大明的一处粮仓。 

 如今就连淮安府都因为干旱而需要朝廷调拨粮食,那么其他地方的旱情只可能更重。 

 心里暗自盘算一番后,李善长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 

 “若是仅有淮安一处倒还好些。” 

 “若是干旱的地方太多,恐怕国库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供调拨。” 

 “虽说有登州榷场在,短时间内不用为粮食发愁,可是长此以往,暹罗等藩国的粮食也未必能供应得上?” 

 朱标微微摇头,说道:“粮食的事儿好说,就像姐夫曾经说过的那样儿,苦一苦各藩属国的百姓,总是能凑出来粮食的。” 

 李善长和刘伯温一时间竟有种不知该从何开始吐槽的无力感。 

 神他妈苦一苦各藩属国的百姓。 

 藩属国哪儿踏马有什么百姓。 

 不都是一群蛮夷吗? 

 狗入的杨癫疯真是既要又要,既想要人家藩属国的粮食,又要树立起他的好人形象。 

 真是一点儿脸都不要了! 

 李善长在心底疯狂咒骂某个不要脸的驸马都尉,只是骂着骂着就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