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攻城,降维打击!(第2页)

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昊要想表忠心,亮骨气,就难免要搭上自己的三族性命。

于他而言,代价是巨大的。

留得青史之名,却要以身家性命为铺垫,此等风骨...并非所有人都能具备。

皇甫萱没耍什么手段,只是稍微一胁迫,元昊就骇然写下了书信。

无可厚非!

人性自私,又哪来那么多胸怀天下与忠贞不二?

骆春则带着另外十万众缓慢行军,转道朝苍山营出发。

他行军的速度并不快,只因原则上这样的分兵计划,仍需皇甫英雄的许可。

虽明知对方大概率会同意,但在圣旨没有颁布之前,身为“外臣”的骆春与皇城军所部并不好提前赶到,以免折煞了大梁朝廷的脸面。

毕竟,现在身在外邦国境,外邦皇帝没有明文下达之前,是不好僭越的。

至少在皇甫萱没有和大梁朝廷正面撕破脸皮之前,不宜强行办事。

皇甫萱通过手下的心腹女佯装向皇城军提供北伐辎重,等一队西楚皇城军前来接收物资时,栖霞城中的三万将士却扮成平民脚夫趁势混入了队伍中。

来时皇城军的后勤队只有万人左右,离开时竟多达四万余人...

这样的情况,若是放在皇甫英雄眼中,定能看出猫腻。

但此时的栖霞周边,已完全是皇甫萱的人,消息又如何能传到梁京?

元昊等人此来迎接西楚皇城军,只带了百余护卫,都已经被骆春的手下控制,万难往外传出消息。

在进军梁京的途中,这三万栖霞军便只是普通百姓,负责将辎重运给西楚皇城军的,可没有其他的想法。

不过,到了梁京城外后,普通百姓突然变身造反大军的话,明面上就不在崔玉阳和骆春的控制之内了...

而栖霞城所谓献给皇城军的辎重,其实都是打包好的武器与铠甲。

运粮队只要抵达京都附近,便会连夜武装,奇袭梁京城!

十天后,夜幕。

以平洲火器营领衔的运粮队在距离梁京六十里外的一处山林中扎营,部队本可急赴京都,但作为运粮队主将的马为先硬是以将士疲乏之名,坚决在此休整,明日一早再入城。

先行赶来迎接的梁京守备军无奈,只能顺从了友军的这个小要求。

大帐中。

马为先、皇甫萱与栖霞军的主要领兵人物都已在场,面前的桌子上铺着一张梁京布防图,是从元昊手中得到的。

元昊身为大梁一品首辅,既是文官之首,也是军机大臣,自然是有资格接触京都布防事宜的。

就算他无法将舆图带出皇宫,也是深知梁京的日常守备情况的。

皇甫萱脸色凝重,手指点在图上的几个位置,沉声开口道:“梁京守卫森严,主城六十里范围内,遍布烽火台预警网络。一旦发现异动,烽火烟雾一起,京城便会紧急戒严,四门紧闭。”

“负责拱卫京都的游骑兵师团也会迅速赶来,将梁京护城铁桶。大军要成功起势,必先除掉这些烽火台,阻止梁京各部之间相互取得联系。否则,就算我们能接近城门,亦没有破城的胜算。”

马为先点头,“九殿下言之甚是。根据元昊提供的舆图,前方五里处的山上就有一处烽火台,且是梁京防护圈的首个预警据点!拿掉这个据点,阻止他们燃起烽火,其他烽火台没有前者的信号,必然不敢妄自点火!”古代的烽火台网络呈现合纵连横的态势分布,有一个起始预警点。

原则上来说,只要起始点没有发出预警烟雾,后方的烽火台在没有发现明显敌袭的情况下,是不能贸然发出信号的。

以免造成误报,影响京都的正常秩序。

换言之,只要拿掉了这个起始点,并在前进的途中做好掩饰,不让后续监视的烽火台据点发现异样,便算是侵入了对方的防御网。

后续,大军行进途中再逐步清除并占据各层烽火台,就能短时间内造成预警网络的断层,最大限度上阻止京都游骑兵的反应速度。

大梁游骑兵再强,只要他们不能及时知道京都遇袭的消息,也无法快速驰援。

加上有崔玉阳的策应与钳制,栖霞军有足够的时间配合火器营攻城!

皇甫萱也点头道:“本公主也是这么想!马将军,火器营的人始终是外军,不熟悉京都地形,清除烽火台的任务就交由我的人来办!”

说着,她转头看向身边的一员女将,接着下令道:“善柔,由你带人去办,务必清除沿途所有烽火台,便换上我们的把守!决不能让京都事先得到消息,只要崔将军能为我们拖住游骑兵师团一日,京都可破!”

名唤“善柔”的栖霞女将当即应是,扭头走出大帐。

马为先盯着桌上的舆图,深沉道:“昨日云族长传来密信,说梁帝的门面功夫做得很足,已命人在城门外搭起巨大舞台,准备举行誓师大会,既是表达对两国联军的支持,也想彰显自己的排场。”

“届时,必会引来大量平民到场观看。邦国的基础在于百姓,九殿下欲夺大位,便不可失了民心。少帅交代,务必让我们减少对梁京百姓造成伤亡。故此,老将建议九殿下提前动手,赶在百姓聚集之前对梁京发起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