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书传山里听雨
第348章 还有隐忧(第2页)
“曹姑娘,啥叫红顶商人啊?”
曹文君意识到自己失言,正想含糊应付过去,高笙书适时解围道:
“道刊兄,曹姑娘的意思是说你现在官道、商道皆通,鸿运当头,自然就是红顶商人啦。”
寒暄一阵后,高笙书言归正传:
“道刊兄,过几日我就要挥师北上了。虽说柳升威是十三个州郡的矿务都督,但他毕竟为官多年,对商业买卖之事不太熟悉,你这个矿务协理可要在一旁多多协助。既要能多征收赋税,关键是还得让商贾百姓赚到钱,让他们有奔头,这样他们才会踊跃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如此一来,衙门的赋税又何愁收不上来呢?”“笙书兄,这点你放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互利互惠,这样买卖才能长久。而衙门也得讲信用,不能朝令夕改,如此,百姓商贾才会对衙门有信心,衙门的赋税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啊哈,不错不错,程道刊能说出这番话,其见识可比1800年后的许多官员都强。那些1800年后的政府官员,只追求自己任期内效益的最大化,甚至把几十年后的资产收益都提前拍卖了,这让后续的官员如何开展工作?虽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有我”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
“还有,曹姑娘对商业买卖之事颇为精通。别的不说,就拿商社银票那个密码来说,苏婉婉一直没瞧出端倪,所以她想让那两个蛮夷骗取商社银子的计谋,就被我识破了。而曹姑娘一眼就看穿了,我实在钦佩。再者,这次入股煤矿和金矿,也都是她出的主意。笙书兄,你放心,你远征之后,我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定会向曹姑娘请教。”
高笙书的目光转向曹文君,恰在此时,曹文君也看向他,两人四目相对,会心一笑。这时,程道刊突然说道:
“哎呀,笙书兄,我有件事给忘了,煤矿的胡掌柜今日有事找我商量,我得先走了。你要是有什么事,就交代给曹姑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