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升旗仪式(第2页)

 

49年,伟人在开国大典上按下按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从这天起,升旗仪式经历了多次的大变革。

 

在最初的二十多年里,红旗的升降并没有详细的规定。

 

由于当时的旗杆下的升旗系统为电动装置,所以从大典的第二天起,广场的升旗任务就交给了供电局,由负责为t安门城楼供电的工人师傅担任。

 

一位程师傅担任两年后,改由胡师傅担任。

 

在那些年里,广场上并不是每天都升旗的。

 

只在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和国家举行重要会议、重大外事活动时才会升旗。

 

通常是早晨把红旗升起,黄昏时把红旗降下,没有十分固定的升降时间。

 

胡师傅“一人升旗”的形式一直持续了二十五年,是广场上升旗时间最长的一名升旗手。

 

七六年,胡师傅从岗位离任后,一个由电力工人升旗的时代结束,接替他的是京城卫戍区的警卫战士。

之后,升国旗的旗手人数由过去的1人改为2人升旗。

 

并从七六年十一月开始,由以前的逢重大节日升国旗改为每天升国旗。

 

从此,五星红旗每天都在t安门广场上随风飘扬。

 

但是,那时候升旗并不奏国歌,升降的时间也没有很固定。

 

而是由2名战士扛着国旗并排前行,通过t安门前的斑马线时,还给穿梭的汽车和自行车让道,升旗仪式也并没有受民众重视。

 

一直到了八二年十二月,正式成立了t安门红旗班。

 

勤务交接之后,第一任班长觉得,t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是新z国的第一面国旗,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应该有一个神圣庄严的升旗仪式。

 

经上级同意,升旗手的人数由原来的2人改为3人,升旗时间按照京城天文台编拟的时刻表执行。

 

八三年二月,由3名武警战士组成的升旗组开始执行红旗升降任务,中间是擎旗手,两边为护旗手

 

八六年元旦,中央电视台将升旗镜头作为新闻联播的片头向全国播放,给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升旗仪式的庄严。

 

八八年,《红旗法》的提案和“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唤起人民的国家观念,尽快制定张挂红旗具体办法”的建议,使得红旗升降仪式开始受到各方关注。

 

苏渺上一世来京是在九二年了,当时的升旗仪式已经更为庄重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