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拟人(第2页)
香见从知道寒部被围的时候便昏了过去,醒来后又变回了之前饮食懒进的状态。
这回不是她有意绝食,而是因为担忧焦急,什么都吃不下。她整日只是木木地躺在床上盯着床帐,快速地消瘦下去。
容音有空就到宝月楼安慰,可是故土沦陷,家人、族人音讯全无的痛苦,她连想象都无从想象,更遑论替香见排遣。璎珞虽然知道清朝最终赢了这一仗,但她同样知道这一仗死伤惨重,单单八旗亲贵子弟,都有不少折在里头,更不要说那些兵丁和被裹挟进这场战争的百姓。
皇帝这几天一直彻夜待在养心殿,也没有前来。
一日,默默流泪了近一天的香见忽然开口:“皇后娘娘,要是我现在去侍寝,皇上他会发兵和部,解救寒部族人吗?”
璎珞道:“寒主儿,皇上若要打,不会因为您不屈服于她而不打,皇上若不打,您投怀送抱也是无用。和氏兄弟狼子野心、胆大妄为,您有没有成为皇上的妃嫔,他们都会按捺不住的,这些事情发生,并不是您的错。”
而且就算皇帝决定出兵,南疆毕竟偏远,等最近的漠北派兵到达时,恐怕寒部也已经是一片焦土了。
璎珞没敢说这后半句话。
香见哭道:“可是现在,哪里还有转机呢?连寒部都要没有了!”
容音叹了口气,安慰道:“皇上这几日一直在养心殿商议此事呢,很快就有结果了。”
她现在也只能给出这样苍白的安慰了。
养心殿中,皇帝盘腿坐在地上,眉头紧蹙,看着面前的舆图。
在他身后,海兰察禀报道:“皇上,方才皇后娘娘去了一趟宝月楼,香见公主总算吃了些东西,现下已经睡了。”
皇帝长出了口气:“肯用膳就好。”
他没有起身,就那样坐着,问道:“海兰察,你觉得,朕应该出兵平定和氏兄弟吗?”
海兰察道:“奴才愿意为皇上前往南疆,征讨和部。”
皇帝缓缓道:“你倒是忠君之事。然而,如今朝中,有许多的反对之声。毕竟这些年,大清一直在打仗,如今准噶尔方平定,朝臣大多认为此时更该休养生息。至于阿敏道,有朝臣认为,对他的家人加恩优恤就是,实在不必为一人而兴兵戈,但是,都察院经历司都事珠勒刚阿上疏,称‘若设身处地,如使己为阿敏道,冥冥之中,其能甘心乎?’”
海兰察道:“都事大人是桂铎大人的儿子,当年桂铎大人因为北族有异心,遭受暗算,奴才的兄长侥幸将他救回,但从此桂铎大人的身子就坏了,五十二岁便去了。都事大人经历过这些,所以可以设身处地地替阿敏道大人说句话。而奴才的兄长,又因为西藏郡王和准噶尔的异心,死在了西藏。奴才还听说,哲郡王福晋的伯父,因为阿逆的异心,死在了伊犁。身为大清的臣子,为大清而死自是无憾,至于山虎会、西藏郡王、准噶尔的阿逆,他们都被皇上一一平定,现在的和氏兄弟,也是一样。”
皇帝沉默着。
忽然,海兰察感到一阵风传来,连他这个索伦人,都觉得这阵风寒冷彻骨。
养心殿大门被这阵风吹开,厚重的木门发出巨响。
寒香见乘风而入。
她的面色照例是白得发青,是玉,对着阳光便能透明的乳青色的玉,极名贵的那种,且透而薄,让人不敢轻易去碰触。仿佛轻轻一呵气,便能散成尘屑碎去。因着瘦突,她的下颌尖尖的,是青桃的尖,灯光蒙昧地照着她的侧脸,都能看清细细的、水蜜桃似的绒。她梳着最寻常不过的两把头,点缀着几朵青玉全米珠的珠花并银箔花叶,只穿了一袭素淡的霜青色镶风毛旗装,连一丝花纹也无,也是近乎朴素的低调。(描写引用自原作,部分词改动)
海兰察不知道香见大晚上的换上旗装来此作甚,还有那些护卫为什么放任她独自前来,但来不及多想,立刻起身挡在皇帝身前。
皇帝也惊愕地站起身来,看她这身装扮,更觉香见在这素淡装束中,更显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他眼中闪过一丝迷恋之色,低声道:“海兰察,下去吧。还有你们这些奴才,都下去。”
海兰察与一众宫女太监都退了出去,进忠、进保临出去时,关上了门。
香见什么都没说,一样样卸下发饰,散开一头青丝,然后径直走到舆图前的空地上,躺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