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电报机(第2页)

 具体要用多少江南还真没有数,但肯定是越多越好。

 不止是大唐边境,每个州城府县最好都安排上。

 “先要500台吧!”

 老板有些惊讶,“500台?我没有听错吧?”

 “没有,就是500台,以后可能还会要。”

 老板笑道:“兄弟,末日论也用不了这么多吧?”

 “怎么用不上?如果真世界末日了,我手里有一大批通讯工具,那不是赚翻了?”

 “呵呵!”这年头什么天马行空的神经病都有,老板也见怪不怪了,笑了笑说道:

 “好吧!只要你确定要,对我们来说是越多越好。”

 “肯定要!你们放心大胆做就行了。”

 江南又问了一句,“你们做的电报机最大通讯距离是多少?”

 “这要看你想要多大功率的了?有手摇发电的,有用电池的,也有插电的,我觉得你应该会要手摇发电的吧?末日的时候比较实用。”

 “对!就是手摇发电。”

 “手摇发电50w的足够用了,通讯距离条件好的时候几千公里都没问题。”

 “这么夸张?”

 老板笑道:“一点都不夸张,现在电报机用的电子元件跟之前的那种老古董可不一样,材料和制造工艺都有很大差别。

 比如说之前的那些电子管元件,功耗大,发热严重,而且电子管寿命有限,易损坏,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信号放大能力和频率响应范围都很有限。

 现在都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功耗低、寿命长、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也强,能实现超高频率的信号处理和放大,可处理复杂的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集成度比较高,一块芯片能实现多种功能。

 制造工艺就更不用多说了,就像抗战时期的电报机,工艺简单粗糙,电子管制造靠玻璃吹制、金属加工等传统工艺,元件精度低、一致性差。

 现在都是采用光刻、蚀刻、离子注入这些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能在纳米尺度上进行精确加工,制造出的元件尺寸小、精度高、一致性好。

 抗战时期的电报机最远都能达到上千公里的通讯,现在工艺制造的电报机,如果搭配上合适的天线,我说数千公里也是很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