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如何落地应用的问题(第2页)

 “不仅是他的理论,就连整个设备都是他制造出来,没有依靠过国家任何支持。”

 “可以说,一切皆是因他而起,没有他,我们这些老头子今天就可能坐在这里!”

 这番话,令在场的所有人无比震动。

 一切皆因他而起,这是多高的评价。

 而且不借助国家的任何支持,不依靠任何团队,仅凭一己之力,就造出了核聚变?

 说出去,谁敢信啊!

 可是,这番话从长老口中说出,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所以,这位总工程师绝对是国士无双的存在,足以载入华夏光荣榜。

 “领导,能否介绍这位总工的身份,有这样的人才在华夏,我们居然没能及时发现,怠慢了人才,是我们之过啊!”

 “是啊,为国作出如此之贡献的人,居然是籍籍无名的存在,我们应该善待。”

 “没错,人才是第一资源,一定要牢牢把握住!”

 “或许是某个不愿意暴露的老前辈,他们从在意名利,只是默默奉献,所以我们不知。”

 领导见众人好奇,便不再隐瞒,笑道:“这个人才,不是什么老古董,而是一个年轻人。”

 “而且还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年轻人。”

 接着,领导把赵承平的有关信息曝光出来。

 听的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

 能够担任可控核聚变项目总工程师的人必然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

 竟然是一位高中生?!

 半晌。

 “后生可畏啊!”一位领导叹息道。

 “如此年轻的人才是华夏之幸!”

 其他人纷纷点头。

 许多科研工作者徐徐老矣,能够坚守在岗位上的已经不多了。

 而新生代的人才不少,但是能像老一辈那样艰苦奋斗的不多,更没有他们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加强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人才显得更加重要了。

 “不过,关于赵承平还有一点。”

 “他的父亲是一名贪官,已经被捕,不知道各位怎么看?”

 长老看着台下众人。

 此话一出所有人沉默了。

 因为这种事情很敏感。

 可大可小,这取决于领导态度。

 可是长老没有表态,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见状,大长老笑道:“我觉得对于功臣,可以特别优待,尤其是那些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

 “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哪有我们今天的安定。”

 大长老表态,大局已定。

 于是众人也纷纷附和。

 “长老说的不错,我们不能让功勋者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