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纲大公昭展

第32章 火寻(第2页)

 

 科比洛夫老人听到晴奈的问话,神情为之一振,他看着眼前这名打扮时尚的小姑娘,伸出了大拇指赞叹道:“姑娘,你讲的有道理!不过,我看你年龄这么小,汉语的对话还没有我说的流畅,你应该不是地道的中国人吧?可是,你又怎么会知道,这‘火寻国’和‘太阳的土地’是有关联的呢?”
 

 晴奈被老人说中了心事,刚才一直没有机会主动澄清自己不是中国人,可是不太流畅的中国话还是出卖了她。晴奈脸上一红说道:“老人家,我确实不是中国人,我的祖籍是日本,现在生活在英国。”
 

 “日本?”老人有些吃惊,“真的有这么巧吗?”
 

 齐立昂和晴奈又被老人的话说懵了,都不知道老人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科比洛夫老人没等两人反问,就兴高采烈的说道:“日本古称‘扶桑’与这花剌子模虽然在中国的一东一西两个相反的方向,但是,这两地都处于古代传说中的‘天边地沿’上,这难道不是巧合吗?”
 

 两人更是大吃一惊,同时说道:“天边地沿?”
 

 “是啊!‘天边地沿’。”老人兴致盎然地说道“中国远古神话中记载,‘日出东方扶桑旸谷,中经天穹行几十万里,落入虞渊而浴于咸池。’扶桑与虞渊是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日升与日落之地,是以中土为中心的东西两极,两地正处于苍天和大地的边沿,也就是小伙子刚才说的‘天边儿’!”
 

 齐立昂疑惑的问道:“这里是‘天边儿’?”
 

 老人回答:“是啊!这里正是远古神话中提到的西极‘虞渊’。”
 

 齐立昂心想,“我刚才说的天边儿,是表示非常遥远的一种比喻,可不是天的边际,谁知道会误打误撞与这里的传说对应上了!但是,这也太扯了吧!在国内的时候我可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说法。”于是,不确定的问道:“老爷爷,我知道日本被称作‘扶桑’,是中国文化中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称呼。可是,我却从未听说过花剌子模被称作‘虞渊’啊?”
 

 老人抿嘴一笑:“小伙子,你没听说过,可不代表这里就不是虞渊!学术界对于这些远古的神话圣地都有不同的见解,你刚才说的‘扶桑’,究竟是不是日本,到现在还有很多争议呢!”
 

 老人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这样吧,我现在要做出一个声明,我所讲的,有些是有历史依据的,比如说契丹也是‘中央之国’。但是还有很多的内容,没有史料佐证,都是我这辈子搜集的一些野史或者奇闻趣事。你们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辨识的能力,如果我的故事和你们的认识上有出处,也不用当真,只当是我讲的一个有趣故事,我的这个声明你们同意吗?”
 

 齐立昂和啨奈相互看了一眼郑重的点了点头。见到两人答应了自己的声明,老人才继续说道:“刚才我问你们,花剌子模为什么在唐代的时候被称作‘火寻国’,你们没有回答上来,其实我说这里是‘虞渊’,其缘由也在这里面。”
 

 晴奈耐不住好奇问道:“老人家,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您给我们说说吧!”
 

 科比洛夫老人伸手捋了捋胡子说道:“唐代之所以将花剌子模称作‘火寻’,其实是突厥语‘货利习弥’的音译。但据我所知,‘火寻’这个词即是音译,也具有非常明确的文字含义。”
 

 齐立昂和啨奈都瞪大了眼睛,“明确的文字含义?”
 

 “是的!”老人看着两人神秘的说道:“我在搜集到的一本野史里看到过,那时,沿着丝绸之路去到中土的花剌子模人,暗地里会自称是‘夸父’的后人,也就是远古神话中‘追日寻火’的人。”
 

 齐立昂和晴奈异口同声的说道:“夸父逐日。”
 

 “哈哈哈,你们猜对了,正是‘夸父逐日’。”老人眉开眼笑的说道,“中国古籍《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虞渊。’这‘虞渊’也就是太阳休息的宫殿,野史中记载‘虞渊’就位于花剌子模,夸父在这里追到了太阳也完成了使命,就与自己的族人一起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所以,我认为这里才被当地人称作‘太阳的土地’。野史中还记载:几千年后,夸父的后人通过新开辟出来的丝绸之路又回到了中原,并将祖先的光辉事迹报告了官府,声称自己是回归中土寻亲的。掌握大权的官员觉得此事已经太过久远也无从查证,又恐怕是外族利用远古传说冒充远亲来讨要封赏,因此一直将此事搁置,但是民间却以讹传讹有了‘火寻国’这个名称,意思就是寻火人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