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活字印刷(第2页)

 石奇川表现得十分好客,这让刘梦棣很是意外!

 根据之前刘梦棣对石岚石奇川的了解,他应该是不喜生人才对。

 刘梦棣疑惑着将那把大历绿绮给收进了琴盒,而后又被石奇川领进到了石家大院里。

 石家大院名副其实,真就是一个大院子。

 正如石奇川所言,除了祖屋正室厅堂之外,别的房子皆是简易的结构。

 石奇川将之前的那担柴挑进正堂里,而后将其往角一靠,便冲着堂外大声叫道:“来人呀!快沏壶茶来,就用我珍藏的那一罐碧螺春!”

 石奇川叫喊的同时,刘梦棣已将琴盒放在了正堂宾客位上的一个茶几之上。

 刘梦棣心疑着问道:“晚辈问个不该问的,传闻先生您早年间因为一些事情,家中仆役全没……”

 “那都是近三十年前的事情了。老夫家中还有数百亩良田,要真一个使唤的都没有,哪里能耕得完那些地呀!”

 “哦!是家中边干农活边做些活计的长工吧?”

 古时有这么一类失业的农民,借别人的地来种收入则是大部分给地主,自己只留个口粮。

 这类人即称为佃农。

 佃户的生活是十分贫苦且拮据的,一但有些闲空一定会去找个活干。

 或是在城中做些泥瓦活,或是在码头、仓库等地做些搬搬抬抬的事情。

 有的时候地主老财会突然良心发现,管他们一天的伙食。

 当然了,这一两顿饭可不是白吃的,而是要在地主家干些活才行,让骡子呀马呀的大牲口都歇一歇。

 什么转磨盘、修房顶、砍柴、烧火的事情全都做,几乎与奴仆无二。

 石奇川笑道:“正是家中长工。老夫是个不肖子孙,只知花销却不知积攒家业,败了许多的祖产,能留下来的就只剩那两屋子的书与几百亩田了。可我一个人又种不过来,只得雇佣些佃户帮忙,那佃户女眷烧得一手好菜,我还让她做了厨娘,也算是个生计。”

 刘梦棣随口问道:“那您平日里……”

 “当然是营经印书局了,我若是不盯管着,他们得翻了天去,是什么都敢印!”

 刘梦棣伸出手指指着石奇川刚刚带回来的担柴疑惑地问道:“那这个……”

 石奇川看着那担柴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你不会以为我真是个樵夫吧?这可不是用来烧火!”

 “不是么?”

 石奇川笑道:“非也!此乃是枣木,老夫外出即是为了寻它。别看枝条细了些,这一挑可值不少银子呢。我歹说好说却是如何也便宜不下来,最后只饶了我一支紫竹箫。”

 “您要这些枣木做甚?难不成想做副棋子?”

 “小友不知呀,老夫近日正在研发一种活字印刷之术,只要老夫研制成功,便可得此印刷之便利,将来的书可就不是这个价了!能底上许多,可让人人都买得起书、看得起书!”

 印刷术的前提是廉价纸张,虽然纸张在汉代蔡伦的手上进行了改进,但还是十分昂贵,甚至出现了“洛阳纸贵”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