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择贤而仕(第2页)

 韩良裕的字面意思是现在军费开支真的很大,粮食消耗又多,户部那里又拨付不足,兵部现在过得十分难受。

 但他更深层的意思是,清丈田亩势在必行,不做的话将士们根本就打不了仗。

 这几乎都是在逼着皇帝实马上实行清丈田亩。

 而这话也正中了刘泷的下怀,他正想说几句关于清丈田亩的必要性,那班列里又站出了一个人来。

 那人正是户部尚书褚文儒。

 褚文儒恭身言道:“臣户部尚书褚文儒,拟以均输、青苗二法,可解朝廷用银之急!今日上朝匆忙,未携奏疏陈条,臣可当面……”

 褚文儒当是听出了韩良裕的话中之意,但他却不能往里跳。

 不是户部没钱没良么,我有的是别的办法,反正清丈田亩的事情能拖就拖,最好就是拖到不了了之,现在先说两条试试。

 只是褚文儒话还没有说完,那户部侍郎李荛马上抢着话说道:“启奏皇上,臣李荛欲以褚尚书之论相咨!”

 此时有些打瞌睡的刘梦棣一下子醒了过来。

 如果说之前太子党与陇王党还算是正常在奏事,那现在李荛这话说出来就相当于要开始对喷了!

 对于刘泷来说,自己如果去答复还得想诸多借口。

 而臣子对喷,自己只要说谁谁谁说得对,偏向谁也就行了,所以刘泷并不阻止。

 “准奏,爱卿言来。”

 李荛向着自己的上司行了一礼,而后问道:“不知褚部堂刚刚所言之均输法可是强汉武帝因军费不足而征买物资,至民脂损耗之法?那青苗法可是安史之乱后,为抑番镇、充国库所行之放贷夺利、刨割民膏之法?”

 均输法按条文来看,应该是属于汉朝内销贸易行为。

 内部贸易的宏观调控原本的目的应该是使各地物资充足且平抑物价。

 但汉朝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故意抬高某地商品价物,从低价区买入于高价区垄断售卖。

 其结果就是李荛所说的损耗民脂民膏。

 而青苗法则是盛唐实行的地方官府借贷行为。

 但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贫农并未从中得利而恢复生产,反而因官府的摊派使得大量贫农无故背负货款负债而破产。

 不管是均输法还是青苗法其实只是暂时行使的府官敛财之策,是绝不能长期使用的。

 两者长期使用的结果就是世家大族疯狂兼并土地,加剧农民负担最终导致了王仙芝、黄巢的起义。

 面对李荛的质问,褚文儒坦然地应道:“时之不适,法之不同。卫鞅行酷法之刑而有秦汉一统之效,魏武行借贷之策而有定鼎江北之势,盛唐行商输之法而有万国来朝之盛!法无对错,而在适时人行!”

 李荛在哼了一声之后,向着皇帝刘泷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他大声地说道:“臣户部侍郎李荛启奏!皇上天立厥配,受命既固,休养生息,怀厚德仁……”

 刘泷轻咳了一声言道:“虚语止之,实言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