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自甘隐伏(第2页)

 “嗯?”刘梦棣疑问道:“这是为何?”

 “当时的禁军统领不是薛峡,而是永寿侯。永寿侯的账做的有些……他在治军方面是可以,但安排这些细事却不是他的专长,所以找起来有些麻烦。”

 “你找我老舅爷问过了?”

 “还没有,是薛统领说的。”

 “你没找他问,如何就知道他的账做得乱?你也太小看他了!他做账的本事比我还高三分呢。那空饷吃的是肠肥脑满呀。”

 蒋宗宪惊了一下,赶忙问道:“阿?永寿侯吃空饷?”

 刘梦棣冷笑一声说道:“多新鲜呀,不吃点空饷哪里有银子往兵部里孝敬?不往兵部孝敬卫戍军的军饷下得来么?你自己就是兵部的你没拿过他的好处?”

 蒋宗宪急道:“六爷!天地良心!臣可真没拿过他什么好处呀!”

 “别人都有一份孝敬就你没有?你觉得我信你的话?你真要是没拿人家银子,那你这官当的可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拨军饷的事情不归我管的呀,那是韩侍郎在管的呀!”

 韩侍郎即是兵部侍郎韩良裕,是大爷党。

 其实兵部大多数时候都只有一位侍郎,是刘泷因为情报工作而另增设了一位。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工部侍郎其实也是这样的。

 历朝历代的工部侍郎其中一位其实是河道总督,挂的工部侍郎衔。

 明清的时候,兵部尚书也用于出征将领的挂衔。

 蒋宗宪主管着情报,随带着帮兵部尚书彭细绅解决一些杂事。

 而军饷、军粮、军械很大一部份都是归韩良裕在管。

 刘梦棣白了蒋宗宪一眼说道:“少来这一套了,大爷党与太子党那般不对付,他大爷党的韩良裕能有什么本事能从太子党的户部申拿到军饷预算?还不是你与彭兵部天天请客吃饭、威逼利诱这才拿下来的么?说是韩良裕在发,没有彭尚书点头,他韩良裕哪里有银子发下去?你要是没拿人家好处,那就是彭细绅拿了?”

 “六爷!臣与永寿侯可都好些年没什么接触了呀!”

 “行了行了,别与我狡辩什么,我又不会去父皇面前说你贪污。这也不算是贪污,官场上的那些银钱往来父皇也是心知肚明的。就算是沈同和那样的清流,有时也是收人家冰敬碳敬的。不与你闲聊了,爷我得先看文延贞去了。”

 “文延贞?哦,他好像刚刚也来寺中了。臣就觉得奇怪了,您如何会这般凑巧到这里来,原来是为了文延贞来的。”

 “也不只是为他,还约了个朋友在这里谈生意,却没想到被你的人给吓跑了。”

 “在这里谈生意?”

 “很奇怪?那些商贾要是能考上功名早当官去了,没什么文化又好显摆,不得装得风雅一些?寺庙、观道里的乐趣多了,你这类清官是不懂的。你是没去过盐商李茂的那座外宅大院呀,那里面玩的可花了,女尼又算得了什么……算了,我就不当与你这种在一个女人树上吊死的人说风月事,秦相再钟情,也还两个呢。”